聚焦粤港澳丨湾区九市一体化,智慧政务“打头阵”
[ 导读 ] ​“政府部门做好服务是本分,服务不好是失职。”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这样说道。那么在粤港澳大湾区,政府又该如何提供更好的服务?

“政府部门做好服务是本分,服务不好是失职。”

昨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到,要持续开展“减证便民”改革行动,简化审批流程;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让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度不断提高。

简政放权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一场重塑政府和市场关系、刀刃向内的政府自身革命,也是实现经济稳中向好的关键一招。

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大举措,不仅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也是全面深化改革最好的“试验田”。

因此,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政务流程简化、深化“放管服”改革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湾区畅通,便民先行

今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印发,纲要也同样提到了“互联网+政务服务”。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加快清理整合分散、独立的政务信息系统,打破’信息孤岛’,提高行政服务效率。”

广东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去年11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2018-2020年)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提出要全省一盘棋推动“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并提到,2019年底前,省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90%,市县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70%,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提供的材料减少60%以上。

方案还特别提到,要发挥数字广东公司支撑作用,推进“指尖计划”不断深化拓展,推动更多服务事项可在移动端办理,提升“粤省事”品牌影响力。

据了解,数字广东公司由腾讯、联通、电信、移动共同出资成立,主要提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技术支撑。“粤省事”是全国首个集成民生服务的微信小程序,通过“实人+实名”身份认证核验,无需重复注册,即可通办所有上线民生服务,目前“粤省事”已上线政务服务事项142项。

让群众少跑腿,除了能让民生服务在线上实现外,广东还在线下打造“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

今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广州琶洲政务服务中心”在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琶洲分中心正式挂牌。这是广东省首家为粤港澳居民和企业提供服务的大湾区政务服务中心。据悉,服务中心在24小时“不打烊”服务区部署了大湾区政务通自助服务终端和智税平台,启动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为大湾区9市居民提供民生、交通、住房、纳税、社保、气象六大类别跨城通办便民服务。

此外,广州南沙区也正式上线了“湾区通办,政务先行——市民之窗”自动终端服务,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九市便民服务通办。据悉,未来该终端服务还将探索与香港、澳门衔接,逐步实现湾区内全通办。

智慧政务,不仅仅是让群众少跑腿

打造数字政府、智慧政务,可以从办公、监管、服务和决策四个方面来考量。可以发现,我们在讨论智慧政务的时候,关注的常常是“服务”,即政府如何让民众少跑腿,提供更便捷的服务。但实际上,促进政府智慧化改造,让政府内部的运作更高效,也是智慧政务的重要内容。

平安智慧城市联席总经理兼CTO胡玮告诉,平安智慧城市打造了一套集政务总体设计解决方案,从规划、决策分析、智能办公和管理四个方面入手,辅助政府实现智慧化改造。

其中,平安“全视通”将城市实时大数据汇聚与分析,结合规则机制与历史案例的数字化,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分析建模,将数据分析依据与业务流程深度融合, 辅助各级领导决策,实现政务决策、城市治理、应急指挥的效率提升、有据可依。同时,还能根据实际需求和公众体验提供相应的决策信息反馈机制、决策调控纠偏机制。

“政务通”是平安智慧城市助力政府打造的智能管理平台,用创新科技赋能委办局业务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效率。目前已辅助政府将事件办结量提升50%,整体优化流程200+。比如该平台辅助打造的智慧市场监管,可实现现有业务模式的“四转变”:以管理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智能监管、以一号办理为载体的便捷服务、以立体监测分析为基础的科学决策、以多终端自动化为抓手的智慧办公。智能协同办公平台,可打造上百政务系统的一站式入口,帮助政府“管人”“管文”“管事”“管会”“管物”,实现事事有追踪、件件有落实。

从数字化到智能化,智慧型政府该怎么建?

智慧政务的第一步是数字化,而未来的趋势应该是“智能化”。

广电汇通总经理助理刘锋表示,政务“数字化”解决了政务信息的采集、转化、传输与统一处理等问题;而政务“智能化”则是则采用人工智能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处理,具有自适应、自学习、自校正、自协助、自组织、自诊断与自修复等拟人智能的特性或功能,能实现政务的业务流程、管理流程与运营流程的自动化,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人与机器自由交互与一体化的问题。

当前,要实现真正的“智能化”,还面临着几大难题。一是传统电子化系统面临大量升级改造,难度大、成本高、沟通难;二是智能化的技术服务与系统解决方案,在政务方面的应用处于初级阶段,成熟度运用与场景落地是挑战;最后是流程习惯引导改变与适应尚需要时间。

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在顶层设计方面,需要政府加强政策上规范引导、稳步推进,加强’以办事人为中心’思维能力、场景落地实力的智慧政务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共同合力推进。”刘锋说。

胡玮也认为,要打造智慧型政府,顶层设计十分重要。他告诉智慧城市,智慧型政府首先需要有一套完整的顶层规划理念和实践体系,做到既重视顶层设计的整体性,又突出城市自身的特殊性;其次,能够整合打通城市各运行系统间的运行壁垒,实现各运营系统信息的感知、传输、处理、分析和共享;最后,还应该有全面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能够监督考核项目效果。简单而言,就是要满足“智慧”“智理”“智效”。

“智能+”正在到来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使用了“智能+”的概念,并提到了要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当下,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飞速发展,并且在政务的“智能化”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我国政府一直在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要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务的“智能化”是必然方向。

“互联网+政务服务”解决了信息采集、传输、监控等问题,能够促进各部门间数据共享,让群众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目前政务服务中采用到的智能技术,比如刷脸认证身份等,都只是辅助简化政务流程中的一环。而要建设服务型政府,更重要的是能让政府能够切实了解人民的需求,从而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做出更高效的决策。

比如,通过AI分析,可实现投资风险预测、监控以及宏观经济预测;通过NLP可实现智能办文语料推荐、投资项目评审意见智能提取;通过数据的提炼和多维度分析,能够更好地管理用户和业务应用服务,还能针对不同类型人员提供更精准的政策信息,为符合相关要求的用户提供信息指引,从而提升政策涉及人员对有关政策的了解,减少在具体业务办理中的理解障碍。

对粤港澳大湾区而言,要促进湾区九座城市一体化,让人员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更便捷,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政务流程简化必不可少。而未来,要让粤港澳大湾区九市进一步协同发展,就需要智慧型政府,用人工智能等先进的技术,更好得洞悉企业和居民的需要,提供更精准、便捷的服务。

AI如何持续渗透平安城市?安防企业为何纷纷“进军”商业?智慧交通除了“大脑”还该关注什么?如何抓准家庭社区安全零散的市场?

2019年5月23/24日,将举办GIIS2019中国智慧城市峰会,本次峰会将延续前两次会的主题,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行业龙头企业、标杆初创企业、知名投资人等,聚焦技术在智慧城市领域(平安城市、智能商业、智慧交通、家庭社区安全)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

活动链接:https://zhineng.aiisen.com/post/ad/id/795

760x428.jpg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经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