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1.5亿年前,地球上首次出现了一种被我们称作“鸟”的动物,它就是始祖鸟。1861年,始祖鸟化石发现于德国南部一个著名的化石产地,这正好是在查理·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的两年之后。《物种起源》的出现使演化论的思想渗透到各个领域,彻底颠覆了一直以来以“神创论”为主流的价值观。同一时期发现的始祖鸟化石保留了清晰的羽毛和翅膀痕迹,乍看似鸟,但又具有爬行类动物的特征,比如长着牙齿和长尾巴。
图❶
图❷ 始祖鸟复原图
具有双重特征的始祖鸟化石,应该是介于爬行类和鸟类之间的一种过渡型动物的化石,这恰恰为生物演化论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图❶
尽管始祖鸟拥有和鸟类一样的大翅膀,但据说它们并没有足以支撑飞翔的胸肌,这是因为始祖鸟的骨骼结构中没有龙骨突。新近的研究表明,算上后肢尾翼(类似爬行类动物的长尾),始祖鸟共有5个长着羽毛的翅翼。尽管始祖鸟无法靠拍打翅膀来飞翔,但张开5个翅翼后,它们也能像滑翔机那样从高处滑翔至低处。图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