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学 > 平均分

弹指间,数载芳华——在中央电视台建台60周年大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各位兄弟姐妹:大家好!

很荣幸可以在我们共同庆祝中央电视台建台60周年、纪念中国电视事业发展60周年的重要时刻,代表在职的职工说上几句话。我是1993年参加工作的,至今仍清晰地记得最初走进这座大楼时那近乎朝圣般的心情。

在接受入台教育时,我听到了1958年“北京电视台”的第一声呼号,看到了1978年《新闻联播》的第一次播出,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大放异彩,1993年《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的横空出世……那是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事业初萌成型的时代,稚嫩、艰辛,但纯粹。在前辈们的创业奋斗中,电视真正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一刻,我知道自己将与这项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从那时到现在,25年过去了。这25年,是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事业发生巨大变化的25年。我伴着我的台,经历过3次重要的台庆。

1998年,台庆40周年,那是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事业展翅腾飞的时代。我们刚刚开启了重大新闻事件电视直播报道的大幕:香港回归、三峡截流、九八抗洪……电视见证着这些重要时刻,更记录着这些重要的时刻,进一步奠定了中国人生活中“第一媒体”的地位。无数个“第一次”证明着我们的创造力,证明着中国电视发展的无穷潜力。每一天都是新的,如同一颗年轻的心脏,每一次搏动都那样强劲有力。

2008年,台庆50周年,那是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事业成熟发展的时代。“有大事,看央视”早已成为中国人的习惯和选择:汶川大地震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泪水与力量,北京奥运会无与伦比的自豪与荣光,我们同步着电视机前观众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也同步着世界对发展变化的中国的每一次注视、每一次瞭望。电视带给我们满满的成就感、荣誉感,我们职业的目光也更成熟、更从容,更加承担起一个大国媒体的责任和担当。

2018年,台庆60周年,这是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事业创新重塑的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党的十九大擘画的宏伟蓝图,让我们更加强烈地意识到时代的使命与责任。世界面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学技术进步的日新月异,让我们更加紧迫地意识到改革的机遇与挑战。我们不仅在记录、影响、改变着中国的舆论环境、社会治理,也在不断提升着国际传播能力;我们不仅要保持大屏的优势,也要在小屏创造一个“新央视”。台网并重,网络为先,我们的创新发展正在进行,我们的辉煌重塑益发可待。

回溯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事业的60年,变化万千,但也有一些东西,始终不变。不变的是我们的理想信念。

我们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我们始终秉承的是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怀。每一篇报道,每一期节目,每一个镜头,每一句话语,60年来,我们始终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我们忠实地记录着历史,也负责地引领着时代。新时代,我们将更好地承担起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连接中外、沟通世界。我们将更好地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做到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不变的是我们的职业精神。60年来,我们早已形成了一种属于这个群体的职业精神,这是一种建立在真正的专业主义精神之上的奉献精神。我们有业内最高、最严、最有效的编播标准,“万无一失”不是愿景,而是要求。我们有最能战斗也最讲奉献的团队,观众看到的是战地记者长达数小时不间断的大小屏直播,看不到的是镜头外不远处呼啸而过的炮弹轨迹;看到的是新闻播出的严丝合缝、分秒不差,看不到的是编辑们奔跑在播出线上的背影;看到的是直播中美轮美奂的全景镜头,看不到的是酷暑骄阳下坚守高点机位的摄像师被汗水浸透结成盐花的衣服;看到的是主持人屏幕上的光彩照人,看不到的是连续站立七八个小时录制节目,那肿胀的小腿。还有技术、化妆、行政人员,他们的默默奉献更是在屏幕上难以见到,但正像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2月19日视察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播出区说的那样,“要把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第一时间播出去,还要做到零差错,这非常不容易,要付出很多努力,你们都是幕后英雄”!这种职业精神已经融入了每一个央视人、电视人的血液之中,更成为一种基因,在一代人又一代人身上传承下去。

台庆60周年大会上,与诸位前辈在一起

不变的是我们的创新活力。60年来,央视人、电视人不仅有埋头苦干,更有创新巧干,方能成就60年每一个阶段的辉煌。不断思变求变善变,正是电视事业永葆活力的根源,今天,创新更加成为这一事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勇于打破过往的自己,创造一个新的自己。电视或许被打上了传统媒体的标签,但媒体融合向深度和广度挺进,给了电视人一个更广阔的平台。在经历了短暂的对新媒体发展的困惑、迷茫、恐慌后,我们静下心来,真正地认识到人是创新最重要的因素,有了人,有了人的坚守,有了60年传承不变的创新活力,我们将继续着“央视制造”“央视创造”。

当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事业这棵大树已刻下第60个年轮,它愈发根基深厚,茁壮成长。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满怀着感恩,感谢这棵大树,因为我们都是生长在大树上的枝条、叶片、花朵、果实。今天,我们每一个人也应该感谢自己,因为有了枝条、叶片、花朵、果实的生长,才有大树的笔直参天。感谢过去的我们,付出的劳动;感谢现在的我们,选择的坚守;感谢未来的我们,幸福的奋斗。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