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外国名著 > 人性的弱点

25 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指使我

25 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指使我

有一次我有幸和美国传记家的教主埃达·塔贝尔小姐一起吃饭。我说自己正在写这本书,然后我们开始聊与人相处这个再重要不过的话题。她对我说,当年为欧文·D.杨格作传时,采访的一个人和杨格先生在同一个房间里共事3年。他说,在3年里,他从没听欧文·D.杨格对任何人直接下令。他总是建议,而不是命令,比如欧文·D.杨格从不说“去做这件事”或“别做那件事”,他会说“你可以考虑一下这件事”或“你觉得那么做会不会有效”。他向秘书口述完一封信后常说:“你觉得怎么样?”看完一个助手写的信后,他会说:“假如我们这样改改措辞,也许会更好呢。”他总是给人留够自由做事的空间,从不叫助手去做什么,他让他们自己去做,让他们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

这种方法让人很容易改正错误。它保全人的骄傲,给人一种尊重感。它促进合作而不滋生抗拒。一个粗鲁的命令会引起憎恨,久久不散,即使这个命令的目的是纠正明显错误的局面。旦·圣雷利,宾州怀俄明的一个职业学校的老师,他在我们班上讲了一件事。

一个学生违章停车,挡住了学校一个商店的路。一个辅导员冲进我们班,傲慢地问:“谁把车停在那儿挡路了?”车主学生回应后,辅导员尖叫起来:“挪开!马上挪开!不然我马上叫拖车给拖走!”

学生是错了,车不应该停在那儿。但从那天起,不仅那个学生憎恨辅导员的一举一动,所有其他同学也开始处处跟辅导员较劲,搞得他工作很不开心。

如果换一种处理方式呢?如果他柔和地问:“谁的车挡住路了?”然后建议说:如果挪开,别的车就能走了,学生会很高兴挪车的,而班上其他人更不会讨厌他,看到他就烦了。

使用问句,不仅能使命令更容易接受,还常能提高对方的执行力。人们更乐意执行一个指令,如果他们参与了指令下达前的决定过程。

当南非约翰内斯堡一个专做精密仪器配件的工厂的总经理伊恩·麦克唐纳有幸碰到一个超级大的订单时,他相信,自己可能不能如约按时完工。车间里安排了其他工作,时间太短,货量太大,他感觉可能接不住这一单。

他没有敦促工人们加快速度,把订单赶快完成,他把大伙儿叫到一起,解释了目前的情况,告诉他们,如果大家有能力按时赶出这一单,对公司和他们来说有什么意义。然后他开始问问题:“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处理这一单呢?”“有没有谁能想出别的什么办法把活儿做出来,让我们有能力接下这一单?”“调整时间或调配人手,这些方法会不会有用呢?”大家想出来很多主意,坚持让他接单。他们以“我们能做到”的态度对待它。订单就接了,做完了,按时送到了。高产能的领袖都使用这一条。

原则四

不要直接下命令,而要利用问句。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