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外国名著 > 原子習慣

原子習慣的教養運用手冊


原子習慣的教養運用手冊



  在《原子習慣》這本書中,我解釋了人類所有行為背後的四步驟迴路:提示、渴望、回應、獎賞。一經重複,這組神經回饋迴路就會讓新習慣成形。

  如果忘記的話,下圖便是習慣迴路。


  


  從這些步驟中,我發展出行為改變四法則:


  1.提示:使其顯而易見。

  2.渴望:使其有吸引力。

  3.回應:使其輕而易舉。

  4.獎賞:使其令人滿足。


  這四個法則可以讓任何行為變得更容易(它們的反轉則能讓任何行為變得更難做到)。在養兒育女上,也能運用同樣的法則來幫助孩子與家人建立更有效能的習慣。

  值得注意的是,《原子習慣》這本書提到的概念對父母和孩子都有用,但有個關鍵差異:多數人閱讀《原子習慣》是為了改善自己的習慣,但是當你考慮將這些概念運用在孩子身上時,是要去塑造他人的習慣。這個差異會帶來額外的挑戰,而我將在此提供確切範例,讓你知道如何在養兒育女上運用。

  我提供的這些概念只是起點。每個家庭都不一樣,你必須願意去實驗行為改變四法則,以弄清楚這些法則如何與你的生活及環境連結在一起。如果你再回去看看我在《原子習慣》裡提到的概念,我想你會發現其用途幾乎無窮無盡。



  法則1:讓提示顯而易見


  行為改變第一法則,是「讓提示顯而易見」。這條法則與提示連結,也就是習慣迴路的第一步驟。提示就是可以攫取你的注意力(或小孩的注意力),並示意接下來該做什麼的任何事物。可以想見,提示愈明顯,愈有機會攫取一個人的注意力,也因此愈有可能使其採取行動。

  在養兒育女上運用行為改變第一法則的方法之一,就是採用時間管理專家茱莉.摩根斯坦所說的「幼稚園秩序模型」。

  幼稚園教室的設計,讓小朋友明顯看見物品該放在哪裡、有什麼功用。根據摩根斯坦的說法,幼稚園教室有五大特點:


  1.將教室分割為不同活動專屬的區域。

  2.易於一次專心從事一項活動。

  3.物品都存放在其使用之處。

  4.把物品歸位很有趣──每樣東西都有自己的家。

  5.把重要物品條列在單子上。


  舉例來說,一個被分到藍色閱讀組的小孩,會坐在藍色的桌子旁邊,書本要收進藍色的桶子裡;換句話說,這個方法讓活動及其進行的地點顯而易見。

  你可以利用顏色標籤、不同的便利貼或其他明顯的標示,在自己家裡運用類似的方法。以刷牙的習慣為例:「奧莉維亞拿綠色牙刷,麥可拿紅色牙刷。」

  另一個選項是幫孩子創造自己的習慣堆疊(這是我在《原子習慣》的第五章提到的概念)。倘若孩子一直無法養成讀書或寫功課的習慣,你可以運用習慣堆疊來開啟一個更好的讀書慣例。

  記住,習慣堆疊的公式如下:


  「做完〔目前的習慣〕之後,我會執行〔新的習慣〕。」


 放學進家門之後,我會把功課從書包裡拿出來,放在桌上。

 練完球、搭車回到家之後,我會把髒的防滑鞋脫掉,放在車庫裡。

 吃完晚餐之後,我會沖洗自己的碗盤,並放進洗碗機裡。


  記住,這些習慣應該都要是小小的,而且很容易執行。就算真正的目標是讓孩子花一小時做功課,也要先透過習慣堆疊,準備一個讓「做功課」這件事更容易執行的環境。

  此外,你還可以利用習慣堆疊激勵孩子去做你想要的行為。例如:練習鋼琴十分鐘之後,我會打電動。

  習慣堆疊是個簡單有效的方法,可以讓新習慣應該發生的時間顯而易見。



  法則2:讓習慣有吸引力


  行為改變第二法則,是「讓習慣有吸引力」。這條法則與渴望連結,也就是習慣迴路的第二步驟。

  可以想見,如果一項行為對孩子來說沒有吸引力(亦即他們沒有動力去做),那你就很難讓他們去執行。

  有趣的是,想要激勵孩子採取某種行動,最好的方法就是以身作則。人類是模仿大師,如同我在《原子習慣》第九章提到的,我們會模仿三種人:親近的人、多數的人,以及有力的人。在小孩眼裡,父母既是親近的人,也是有力的人(權威角色),所以他們常常模仿父母的習慣及做事的慣常程序。年幼的孩子尤其如此,他們會從父母身上學習如何與這個世界互動,以及如何解決問題。

  所以,你的習慣往往會變成孩子的習慣。以較高的標準律己,他們往往就會跟著這麼做。

  當然,隨著年齡增長,孩子學習習慣的對象就不限於父母,也包括生活中的其他人。而所有青少年的父母都會告訴你,他們幾乎是刻意避免模仿父母:你做一件事,你的小孩會做完全相反的事。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父母的社會影響力通常會下降,同儕的社會影響力則會上升。心理學家茱蒂.哈里斯在其著作《教養的迷思》中對此現象有非常詳盡的探討。

  哈里斯的書中有個關鍵重點:對於小孩的行為舉止,父母還是可以施加強大的影響力,只是必須透過「後門」。長遠來看,父母對小孩最大的兩個影響是:一,他們傳給孩子的基因;二,他們為孩子選擇的社會環境。換言之,小孩的習慣深受同儕影響,但你可以影響他們接觸到什麼樣的同儕。你可以選擇要居住在哪個區域、送小孩去哪間學校念書、讓他們從事哪些課外活動等,這些都是他們認識同儕的管道。

  一言以蔽之:如果想要讓孩子受到某些習慣吸引,就讓他們處在同儕都有這些習慣的環境和團體裡。或者,如同我在《原子習慣》裡提到的:讓他們加入一個把你想要的行為視作常態的群體之中。

  當孩子看見朋友都有某個習慣,那個習慣就會變得非常吸引人。

  另一件本身就很吸引人的事,是自由與自主權,對年幼的孩子來說尤其如此──當你給他們選擇的力量,習慣就會變得更為吸引人。

  這裡從珍娜.蘭斯柏的《設限與管教》一書中節錄一個例子:


  當他說「我不想穿睡衣」時,保持冷靜。

  「哦,我知道了,你不想穿睡衣。那你想穿什麼衣服睡覺?」或者「這兩件睡衣你想要穿哪一件?」或者「我知道你不想穿睡衣,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你不在五分鐘之內把它穿好,我們睡前就沒時間讀故事書囉。」或者「你想要現在穿上,還是五分鐘之後再穿?」關鍵是持續鼓勵他自主,並提供他選項,他才不會覺得被命令。語氣要輕柔,完全不帶威脅。最糟的狀況是:他穿著外出服睡覺。


  就好像在英文課上被指定讀某一本書,或是自己選擇讀哪一本書,同一個習慣可以從毫不吸引人變成有吸引力,端看由誰做主。



  法則3:讓行動輕而易舉


  行為改變第三法則,是「讓行動輕而易舉」。此法則與回應,也就是你實際展現的行為或習慣有關。容易的──亦即可以輕易完成的──行為比較有可能會被執行。

  在分享這個步驟的細節之前,我想提醒你一個在《原子習慣》裡提過的、關於行為改變第三法則的重點:「『讓行動輕而易舉』背後的概念並非叫你只做容易的事,而是要你盡可能讓『做那些長期下來會有回報的事』這個行動變得不費力。」

  許多父母都犯的一個錯,就是讓小孩的生活太過輕鬆:幫他們寫功課、幫他們去跟教練或老師提那些不知如何開口的事,不然就是插手所有的挑戰或難題。這也許會在當下「使其輕而易舉」,卻違反了我在前面分享的訊息:如此手把手地指導,並無法讓長久下來對孩子有好處的事變得輕而易舉。

  你該做的不是幫孩子做事,而是讓他們能夠更輕易地自己做事。舉例來說,你可以為小孩打造絕佳的寫作業環境,確保他們擁有一個紙筆俱全,且比較不容易分心的安靜房間(想知道更多關於環境設計的點子,可以參考《原子習慣》的第六與第十二章)。

  同樣的策略也適用於社交環境。比方說,你可以教導正值青春期的孩子用什麼話語去處理同儕壓力,這樣的準備能讓他們在需要的時候比較容易採取想要的行動。

  針對任何習慣,愈早開始改變愈好。讀高中的時候,有一個家庭的四兄弟跟我同校。發現他們家裡沒有電視時,我驚呆了。

  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那四個兄弟全都聰明絕頂、博覽群書,而且都上了很棒的大學真是再正常不過了。他們在很小的時候就學會愛書,當其他人都在打電動或看ESPN時,他們在閱讀。

  這種環境設計對許多人來說可能過於極端,但你無法否定這個核心重點:小孩(以及他們的父母)往往是環境的產物。如果想要孩子養成某個習慣,就讓那個習慣在所處環境裡成為容易且便利的選項。

  當身邊沒有電視,養成閱讀習慣就容易多了。



  法則4:讓獎賞令人滿足


  行為改變第四法則,是「讓獎賞令人滿足」。習慣迴路的最後一個階段是獎賞,如果行為能與獎賞產生連結──也就是說,感覺美好且有個令人滿足的結尾──那我們就有理由在未來重複該行為。

  行為改變的前三條法則──讓提示顯而易見、讓習慣有吸引力、讓行動輕而易舉──增加了我們這一次執行某個行為的機率。行為改變的第四條法則──讓獎賞令人滿足──則增加我們下一次重複該行為的可能性。習慣迴路就這樣完成了。」

  想要讓孩子堅持任何一種習慣,就要讓他們在某種程度上覺得該習慣令人滿足或愉快。

  這裡有個好消息要告訴為人父母者:讚美很自然就會令人滿足,而父母本身就處於給予讚美的完美地位。每個表現良好的小孩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讚美。

  當然,很多父母的作為正好相反:他們往往會批評自己希望小孩表現的行為。

  當一個內向的孩子終於願意跟家人一起吃晚餐時,他們會說:「哇,看看是誰大駕光臨。」這種言論讓你希望小孩表現的行為變得不令人滿足。不要批評你樂見的行為。

  所以,我認為父母應該心存這個哲學:隱惡揚善。

  這不意味著無視孩子犯的每一個錯,從來不糾正(你十有八九做不到。無論原因為何,批評似乎都會不請自來,為人父母者經常發現自己整天都在使用否定句:不要爬那個、把那個東西放下、不要碰那個、不是現在、不要進去那裡等等),而是要你提醒自己把焦點放在孩子行為裡好的部分,並且為你樂見的行為讚美他們。

  容我再次引用珍娜.蘭斯柏在她的書裡舉的例子:如何在現實生活中「隱惡」。她推薦「冷處理」,也就是平淡的反應:


  當小孩嚎哭、尖叫,或是說出在幼稚園裡聽到的粗話時,「冷處理」也很有幫助。如果我們透過無視來減少該行為的力量(這並不代表刻意無視他們),孩子比較有可能忘記那句粗話,或是停止嚎哭或尖叫。或者,也可以給予淡漠、冷靜的反應,像是「這樣有點大聲」或「那個詞很難聽,請不要講」。


  基本概念是這樣的:只要情況允許,我們應該使用正面強化,而非負面強化。

  我聽過一個很有創意的方法:跟孩子一起建立一套「獎賞代幣」或零用錢系統。但關鍵是只能在孩子做了好事之後增加獎賞代幣或零用錢,而不要在孩子做了壞事之後扣除代幣或零用錢。

  父母通常會在小孩破壞規矩時扣零用錢作為懲罰,不過,讓增加零用錢成為好習慣的誘因,效果可能比較好。舉例來說,如果孩子選擇看一小時書而非看電視,就能得到一枚獎賞代幣。或者,他們也可以透過做家事、得到好成績或完成其他有價值的習慣,來賺取獎賞代幣。

  到頭來,重點就是讓對的行為變得令人滿足。

  就是這樣啦!希望你們喜歡這篇文章。關於如何運用行為改變四法則來建立更好的習慣(對小孩和成人都是),如果你有興趣知道更多,請參考《原子習慣》這本書。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已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