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What、Why、How,才能知行合一

第4章 理解他人的底层逻辑 理解What、Why、How,才能知行合一

作为一名商业顾问,我经常会带领一些企业家开私董会。每一次开私董会,都会有一位学员提出自己在企业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接受大家的询问,大家会给他一些帮助和建议。

开了很多次私董会之后,我发现一个特别有趣、值得每一个人重视和思考的现象:很多坐在这里寻求别人帮助的人所提出的问题,并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答案。

举个例子。有一次,一位学员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怎么才能给我的高管降薪?

大家听到这个问题之后,就开始围绕着这个问题提问,比如“你给他降薪他有可能会离开,你希望他离开吗”,试图帮他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是,大家讨论了一会儿,并没有找到可行的方法。

这时候,我引导大家去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他会提出给高管降薪这个问题呢?

这位学员解释说,他的公司快上市了,有一次接受访谈,对方问公司的愿景是什么,价值观是什么,战略方向是什么,未来要做什么事情,谁知道他公司的五个高管的回答都不一样。

这让他特别恼火。这五个高管都是他花了大价钱从外面请来的,但是业绩做得都不是很好,远远没有达到他的预期。加之,这五个人对公司的愿景、价值观等问题的认识,居然都没有达成一致。所以,他决定给他们降薪,因为他觉得,他们不值现在的价钱。

在这种情况下,他才提出了这次私董会上所问的问题。

了解了前因后果之后,大家才知道,原来“给高管降薪”其实并不是他的问题,而是他想出来的能解决问题的答案。

我们往下深挖一层,公司业绩不好、高管的认识没有达成一致,才是他真正的问题。而给高管降薪是他认为的能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

但是,给高管降薪,真的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吗?如果大家按照他的思路,帮助他解决了如何给高管降薪这个问题,那么也许并不能给他真正的帮助,反而会给他的公司带来更大的麻烦。

所以,他提出的其实并不是真正的问题,而是一个他试图用来解决真正问题的答案。这种时候,盲目地顺着他的思路去回答他的问题,可能反而会害了他。我们应该做的,是先去理解他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

我们描述一件事情,有三个角度:

What(是什么);

Why(为什么);

How(怎么办)。

这是三个非常神奇的词,很多人在表达中容易混淆它们,最后就会变成这样的情况——我觉得我表达得很清楚,但是对方却完全没听明白。

在那位学员的问题“如何给高管降薪”中,给高管降薪,是What;如何给高管降薪,是How。What,成了Why的答案;而How,成了What的答案。

在理解What和解决How之前,更重要的是,需要首先理解Why。理解了Why,才能找到他所面临的真正问题。

重新定义这个真正的问题之后,再去找到What和How,这个Why才能被解决。否则,问题可能会越来越严重。

如果在描述事情的时候,能把What、Why、How区分清楚,对一个人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提升。

鸡同鸭讲,只因混淆了What、Why、How

在一次私董会上,我问一位学员:“你的公司是做什么的?”

他想了一会儿,回答说:“我们公司能够帮助合作伙伴用最快的速度赚到更多的钱。”一句话就把公司的价值讲完了。他觉得自己讲得言简意赅,非常清楚准确。

但是,我问其他学员:“你们听明白了吗?”大家一头雾水,都说没听明白。

为什么呢?

因为大家想听到的是“What”,而不是“Why”。

我问学员的问题是:“你们公司是做什么的?”如果让你来把这个问题归类,它到底属于What、Why、How中的哪一类问题?

如果是关于What的问题,则应该是向:“你们公司做的是什么事情?”

如果是关于Why的问题,则应该是向:“你们公司为什么做这些事情?”

而如果是关于How的问题,则应该是向:“你们公司是怎么做这些事情的?”

显而易见,我问他的问题是What的问题。这个时候,他只要回答他们公司具体是做什么事的就可以了。

比如,如果这位学员的公司是做冰激凌的,就回答说:“我们公司是做冰激凌的。”

那么,如果别人问你的是关于How的问题,如“你的公司是怎么赚钱的呢”,那么你该怎么回答呢?你可以回答说:“我们通过分销商,最终卖到客户手上。”如此等等。

如果别人问你的是关于Why的问题,如“你的公司为什么可以做得很好”,这时候,你再来告诉对方,你们公司的价值是什么,你们用的原料比别人好,等等。

而那位学员回答说“我们公司能够帮助合作伙伴用最快的速度赚到更多的钱”,这是公司的价值所在,是Why的答案。

我们问了一个关于What的问题,却得到了一个Why的答案,所以,最终大家都没有听明白。

这就是这次沟通的问题所在。

我们常说的“鸡同鸭讲”,很多情况下,其实都是因为混淆了What、Why、How。

所以,在沟通的时候,你一定要搞清楚,对方想听的是What、Why还是How,而你自己所表达的是What、Why还是How。

只有当你所表达的和对方想听的相匹配,你们的沟通才是有效的。

怎么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理解了What、Why、How,我们再来理解一个更深入的问题:什么叫作“知行合一”?

很多人说,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通俗点说就是,我什么都知道,但我就是做不到。

领教工坊创始人肖知兴教授说过,知和行之间隔着两个太平洋。而王阳明却说,知和行一定是合一的,如果不是,那么说明你并不是真的知道。他们俩到底谁说的对?

在我看来,他们两个的观点都对,我都赞同。

到底什么叫“真的知道”?如果让我来定义,“真的知道”,就是你必须同时掌握What、Why、How(见图4-1)。

举个例子。“吃蔬菜有益健康”,这是一个知识。但你知道了这个知识后,你会每天都多吃蔬菜吗?不一定。这就是知和行的差距。

图4-1 理解What、Why、How,才能知行合一

为什么会有差距?因为你只知道了What——“吃蔬菜有益健康”,但是这并没有解决Why的问题,这就会导致你没有动力去做这件事。

假如有一个人,每天吃得很油腻,导致血管出现了栓塞,生了一场大病,不得不住院治疗。康复之后,医生告诉他,以后一定要少油少盐,多吃蔬菜。这时候,他就会很乖地天天吃蔬菜。

为什么?

因为生病住院这件事,给了他一个强大的理由,让他意识到吃蔬菜对他来说有多重要。

所以,只知道What,却不知道Why,就没有动力。理解了Why,才有可能做到知行合一。

但知道What,也知道Why,这也不够,你还得知道How。How,就是做事的方法和步骤。

你知道努力就能成功,但是应该怎么努力呢?你知道吃蔬菜有益健康,但是怎么吃呢?吃哪些蔬菜?怎么配比?一次吃多少?

不知道How,就好比给了你一碗鸡汤,却没有给汤勺。这也是知行无法合一的重要原因之一。

肖知兴教授说,知和行之间隔着两个太平洋。在我看来,这两个“太平洋”,一个是Why,另一个是How。

如果只知道道理本身(What),而不知道为什么(Why)和怎么办(How),我们确实过不好这一生。

只有当你真的把What、Why、How这“黄金三问”同时解决了,你才能真正做到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

解决了Why,What和How才真正有意义

在工作中也是如此,你必须完全理解What、Why、How,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比如,当你教员工一件事情该怎么做的时候,可能你告诉他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说了一大堆,他还是没学会。为什么没学会?因为你没有帮他解决Why的问题——“为什么我要这么做?”没有解决Why的问题,他就会动力不足,没有学习的欲望。

所以,光教怎么做是没有用的,在这之前,你要先解决Why的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在打仗时将军一定会动员士兵,告诉他们“我们到底为什么而战斗”。他也许会说:“敌人抢夺了我们的领土,杀光了我们的亲人,我们要把领土夺回来,为我们的亲人讨回公道,正义一定会战胜邪恶!”这就是在帮士兵解决Why的问题。否则,打起仗来,士兵们可能都是心虚的,怎么能打胜仗呢?

同样的道理,企业为什么一定要有愿景?

企业的愿景也是在解决Why的问题——“我们今天这么辛苦地工作,到底是为什么?”

只有真正解决了Why的问题,员工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内心才会有强大的动力,坚持到底,否则很容易就会放弃。

解决Why的问题之后,What和How才真正有意义。

小提示

What、Why、How,是“黄金三问”,密不可分。没有Why,就没有动力,What和How也就没有意义。没有How,就只是鸡汤,再多道理也只是体现在纸面上。

所以,要想真正了解一件事,只知道What是不够的,你必须同时理解Why和How。

在沟通中也同样,你一定要搞清楚对方想听的是What、Why还是How,而自己所表达的是What、Why还是How。当你所表达的和对方想听的相匹配,你们的沟通才是有效的。只有真正理解了What、Why、How,你才有可能做到“知行合一”。

愿我们都能知道很多道理,也能过好自己的一生。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