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学 > 社会心理学

第5章 基因、文化和性别

第5章 基因、文化和性别

“我们发现自己是文化、传统和记忆的产物;相互尊重使我们可以向别的文化学习;同时我们也可以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结合以获得新的力量。”

—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

获诺贝尔和平奖时的演说,2001

ri遥远星球赶来研究现代人的外星科学家们感到异常兴奋,他们终于有机会观察两个随机抽取的地球人了。第一个被试简,是一个在纳什维尔长大,而后来到洛杉矶工作的律师。他离过一次婚,不过现在已经再婚了,而且生活得很幸福。朋友们认为他是一个自信、有能力而且很独立的人。

第二个被试是Tomoko,她和丈夫、孩子住在日本的一个山村小镇里,离双方父母的住处很近。Tomoko为自己是一个孝顺的女儿、忠诚的妻子、负责的母亲而感到很自豪。她的朋友认为她善良、温柔、细心,值得尊敬。

根据这两个由不同性别和文化组成的小样本,外星科学家会对人类的特性做出什么样的结论呢?他们会怀疑这两个人属于同一个物种吗?他们是否会为两人不同面貌下的深层的相似性而感到震惊?

外星科学家遇到的问题也是当代地球科学家需要回答的问题:人类的差别存在于何处?我们又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这已经成为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的关键问题,正如历史学家阿瑟?施莱辛格(Schlesinger,1991)所说,“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爆炸性问题”。

在一个由文化差异所组成的世界中,我们能否学会接纳我们的多样性,尊重我们的文化特性,并认识到我们人类彼此之间的联系?我相信我们能做到。让我们来思考一下人类的进化和文化根源吧,以便考察它们各自对性别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影响。

性别 第5章基因、文化和性别125

人类的自然天性和文化多样性会对我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在人类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方面,存在两种占统治地位的观点:进化观点,强调人类的联系;文化观点,强调人类的多样性。几乎每个人都会同意,我们同时需要两种观点:我们的基因设计出一个具有适应性的人脑--个可以接收文化“软件”的硬件系统。

简和Tomoko在很多重要的方面非常相似。作为拥有共同祖先的大家庭中的成员,他们不仅具有相同的生理基础,还具有相似的行为倾向。他们都可以感知这个世界,都会有饥渴感并能够通过相同的机制获得语言。简和Tomoko都偏爱甜味而不是酸或者苦,都能感知到相同的颜色,都可以理解他人的表情。

简和Tomoko—以及世界各地的其他人类一都是社会动物。他们分别属于某个团体组织,会服从并认可社会地位的差异。他们会知恩图报、惩恶扬善,并且会为一个孩子的死亡而悲伤。当他们还是婴幼儿时,8个月大小就表现出对陌生人的恐惧。而长大后他们会更加喜欢自己所属团体的成员。他们会以谨慎或消极的态度对待那些拥有不同习惯和态度的个体。如果外星科学家来到地球人群中,他们会在各个地方都看到人类宴请宾客、跳舞,嬉笑或哭泣、唱歌、崇拜。世界各地的人类更喜欢集体生活如家庭和公共群体,而不喜欢独处。人类学家布朗(Brown, 1991, 2000)确认了上百种这样普遍的行为和语言模式。比如统计了所有以字母“V”开头的单词,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有动词,暴力行为,探访和元音。

这些共同点定义了我们人类的共同天性。我们人类之间确实具有深层的亲缘关系。

因、进化与行为

用来界定人类天性的普遍行为来源于我们的生理相似性。大部分人类学家认为,在大约10万年前,人类起源于非洲。为了更好地生存繁衍,很多祖先离开非洲,寻找新的家园。为了适应新环境,早期人类开始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异。根据人类学量表测量发现,这些变异相对而言是新近产生的,并且是相对肤浅的。那些留在非洲的人有较深的肤色——“热带地区所需的遮阳罩” (Pinker, 2002),那些搬迁到远离赤道的北极人进化出更浅的肤色,以便在阳光较少直射的地区合成维生素D。因此,从历史的角度讲,我们都是非洲人。

实际上,我们只是最近才成为非洲人,那时,我们的祖先已减少到很小的数量,正如史蒂文?平克(Pinker,2000, p.143)记载的那样,“我们还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积累新的基因形式”。所以,如果在外星科学家看来,我们人类的基因型是极其相似的,很像一个部落的人。尽管人类数量比黑猩猩多得多,但黑猩猩之间的基因差异比人类却大得多。

为了解释种群特性,英国自然学家达尔文(1859)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他主张重视基因的作用。由于生物的多样性,自然会选择那些最适合某种环境下生存和繁衍的物种。那些有利于物种生存的基因会逐渐增多。比如,在北极严寒的条件下,北极熊的那些可以形成厚皮肤和白色长毛的基因在竞争中获胜并占有主导地位。这一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过程,最近也成为心理学界的一个重要原则。

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 psychology)不仅研究自然选择如何影响那些适应特定环境的生理特征——北极熊的皮毛、蝙蝠的声波定位仪、人类的色彩视觉,而且还研究那些有利于基因存活和延续的心理特征和社会行为。

进化心理学家认为,我们人类就应该是现在这个样子,因为在我们祖先众多的后代中,自然选择了那些偏爱食用蛋白质、糖、脂肪等营养食物的个体。因为那些没有这类偏好的祖先不太可能存活下来繁衍后代。作为流动的基因机器,我们继承了祖先的适应性偏好。我们追求任何有利于祖先生存、繁衍并养育后代的事物,并以此保证自己的生存和繁衍。从生物学的角度讲,生活的主要目标是留下后代。“心脏的目的就是要泵血”,进化学派心理学家巴拉什(Barash, 2003)说,“而大脑的目的,就是以最有利于我们成功进化的方式来引导我们的生物器官和行为。”

进化论的观点强调我们人类共同的属性。我们不仅具有相似的食物偏好,而且对一些社会问题具有同样的答案,例如:“我该信任谁,害怕谁?我应该帮助谁?我应该在什么时候和谁结婚?我应该服从谁?我应该控制谁?”

“心理学将建立在一个新的基础之上。”

—达尔文,《物种起源》,1859

印度 新加坡中国台湾:美

“你认为未婚先孕是错误

的吗? ”

“不知何故,那些持有‘后天养成,观点的人会被基因的力量及其必然性吓倒,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基因其实站在他们那边。”

-Matt Ridley, Nature via Nurture, 2003进化心理学家认为,我们对这些问题所做出的情感和行为答复与我们的祖先非常相似。

正是由于这些社会性的任务对世界各地的人类都是相似的,所以人们才会倾向于做出类似的回答。例如,所有的人类都会按照权威和地位来对他人划分等级,而且每个人都相信经济的公平性(Fiske,1992)。进化心理学家强调这些比较一致的特性是通过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然而,文化则给我们提供了弄清这些社会生活基本元素的明确规则。

文化与行为

也许我们r〖重要的相似性(我们种群标志的特性)就是我们有学习和适应的能力。进化使我们做好准备以一种创造性的方式在一个变幻莫测的世界中生存,可以适应从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到北极冰原的各种环境。与蜜u、鸟、狗相比,自然对我们的基因控制没有那么严格。然而,正是我们人类共有的生理基础使得我们具有了文化上的多样性。它可以令一种文化(culture)里的人们注重敏捷迅速、强调坦白或者接受婚前性行为,而另一个文化里的人们则可以完全相反(图5-1)。我们是否把苗条作为美的标准取决于我们何时生活在何处。我们将社会公正定义成平等(平均分配)还是公平(多劳多得),这取决于我们的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的还是资本主义的。我们是倾向于表现自己还是相对保守,行为随意还是比较正式,这和我们生活在非洲、欧洲还是亚洲文化环境下有很大的关系。

进化心理学家也承认环境的影响作用。自然选择不仅赋予人类较大的头脑和双足,也赋予其适应性的社会能力。我们来到这个世界需要具备学习语言并能与他人合作以获取食物、照料小孩、保护自己的能力。自然使我们具有学习的特质,不论是出生在哪种文化环境下(Fiske &others, 1998)。文化的观点虽然也承认所有的行为都受到基因进化的影响,但是更强调人类的适应性。

“站直了,双足猿人。鲨鱼可能比你游得好,猎豹比你跑得快,雨燕比你飞得快,僧帽猴可能比你会爬树,大象比你更强壮,红杉比你更长寿。但你却是他们当中最聪明的。”

Richard Darkins, The Devil s Chaplain, 2003图5-1 文化影响

1997年世界范围的调查结果显

示了我们文化的巨大差异性。

资料来源:Gallup & Lindsay,

1999.

文化的多样性

人类语言、习惯、行为表现的多样性表明,我们大多数行为都是受社会影响的。基因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其表现形式取决于环境(Lickliter& Honeycutt, 2003)。因此,基因_比较长,如社会学家罗伯逊(Robertson, 1987)提到:‘

美国人吃杜蛎但不吃蜗牛。法国人吃蜗牛却不吃蝗虫。祖鲁人吃蝗虫却不吃鱼。犹太人吃鱼却不吃猪肉。印度人吃猪肉却不吃牛肉。俄国人吃牛肉却不吃蛇肉。中国人吃蛇肉,但却不吃人肉。新几内亚的加尔人却觉得人肉很美味。(p.67)

如果我们人人都像世界上个别地区那些相同的种群那样生活的话,那文化多样性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就没有那么大。日本有1.27亿人口,其中1.26亿是日本人,所以曰本内部的文化差异性远远小于洛杉肌地区,因为后者学校里的语言竟然多达82种(Iyer, 1993)。

文化多样性会逐渐地将我们包围起来。我们越来越像居住在一个地球村中,通过电子邮件、巨型飞机、国际贸易等方式与同伴联系。“美国”牛仔裤其实是一个德国移文化融合。正如这些伦敦学生所表现的那样(一个是穆斯林学生,另一个是盎格鲁-撒克逊学生),移民和全球化正在把那些曾经相距遥远的文化带到一起。

第5章 基因、文化和性别 727

民斯特劳斯(Levi Strauss)将热那亚水手的裤型和法国一个小镇的粗纹棉布相结合的产物(L,egrain,2003)。一位不知名的学者指出.戴安娜王妃之死似乎突显了全球化进程。 “英国的王妃和她的埃及男友,在一个法国隧道里发生了车祸。他们的德国汽车有着荷兰的发动机,由一名喝多了苏格兰威士忌的比利时人驾驶着。后面紧跟着骑着日本摩托车的意大利狗仔队。最后是一名美国医生用来自巴西的药对他们进行了救治。”在一个国家内部也存在这种文化多样性,英国、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都具有各自的民族文化:大众化的语言,大众传播媒体,法定的假期,以及民主政治体制。但他们仍然有各自不同的地区文化,比如不同移民背景的人群,不同的气候,饮食口味和价值观。比如在美国,新英格兰人对独立与自治的价值观念(“自由地生存与死亡”是新罕布什尔州的箴言),与南方人对热情、合作、荣誉的价值观就有很大不同(Plant&others,2002)。

移民或难民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明显地发挥文化融合的作用。19世纪英国作家基普林(Rudyard Kipling)曾写道: “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这二者永不相连。”

但是在今天,东方和西方,南方和北方几乎完全联系起来了。意大利有很多阿拉伯人,德国有很多土耳其人,英国有很多巴基斯坦人,其结果是友谊与仇恨同在。对于北美人和澳大利亚人来说也是一样的,国家越来越多地融合了各种文化。每六个加拿大人中就有一人是移民。当我们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一起工作、娱乐、生活的时候。我们会更容易理解文化如何影响我们自己以及如何对待这种重要的文化差异。在一个由矛盾冲突组成的世界中,真正的和平需要求同存异。

要了解自己文化的影响,我们只需要接触另外一种文化。美国男性看到中东领导人亲吻美国总统的面颊可能会感到不快。一个习惯了向教授致敬的德国学生看到在我的学院中。大多数办公室的门都敞开着,学生们可以自由地驻足停留这种情景会感到很奇怪。一个第一次来到麦当劳的伊朗学生会很自然地在她的纸带中四处摸索吃饭的用具,直到她发现周围的人都是直接用手代劳为止。在地球上的很多地方,你和我的好习惯可能会严重违背礼节。访问日本的外国人会发现学习日本的社会规则实在很麻烦——什么时候脱鞋,如何倒茶。什么时候送礼物.怎么对待地位较高或较低的人。

规范:期待的行为

正如礼节规范所反映的那样,所有的文化都有各自对728 第二编社会影响

“女人可以向女人亲吩道晚安.男人也可以亲吩套人道晚安,但男人不可以亲吻男人,特别是在纽约州的阿尔蒙克。”

尽管社会规范无处不在,但每个文化都有他们自己的规范——对社会行为的期待。

资料来源:Copyright⑥rr}le New Yorker Collection,1979,J.B.Handelsman.from cartoonbank.(20111.All Rights Reserved.于适当行为的解释。我们经常把这些社会期待或者社会规范(norm)看做是一种强迫人们盲目遵从传统的消极力量。社会规范确实可以微妙地限制和控制我们,以至于我们几乎没有察觉。就像在海底生活的鱼类一样,我们每一个人都浸泡在各自的文化环境之中。以至于我们必须从中跳出来以理解文化的影响。荷兰心理学家威廉·库曼和安顿·迪克(Koomen&Dijker,1997)说: “当我们观察其他荷兰人按照被外国人常常称之为的荷兰方式行事时。我们自己常常很难意识到这些行为具有典型的荷兰特征。”

了解我们文化中社会规范的最好方法就是进入到另一种文化环境中.观察他们是那样行事,而我们是这样行事。在苏格兰生活时,我告诉孩子们,欧洲人确实用左手拿叉子吃饭.但“我们美国人却认为先用左手切开肉,然后将叉子换到右手是礼貌的。我承认这缺乏效率。但这就是我们吃饭的方式。”

对于那些无法接受这种社会规范的人来说,如此的社会规范似乎过于武断而具有约束力。对于西方世界的大多数人来说.穆斯林妇女的面纱看起来似乎有点让人受束缚,但对于穆斯林人来说恰恰相反。但是正如一场戏剧需要演员们知道自己的台词才能顺利演出一样,社会行为同样需要人们明白对自己的期待是什么。社会规范可以使整个社会机器顺利运转。如果身处一个不熟悉的环境中,由于不了解其社会规范,因而我们会观察他人的行为,并相应调整自己的行为。一个个人主义者来到一个崇尚集体主义的文化中,开始很可能会感到紧张和不自然(参见第2章),反之亦然。而在熟悉的环境下,我们说话、行动都会比较自然随意。

不同文化在表达以及私人空间等方面也会存在差异。

一个比较正式严肃的北欧人来到热情奔放的地中海地区.很可能觉得这里的人“热情、有魅力,但缺乏效率,浪费时间”;地中海人则觉得北欧人“有效率,冷淡,过于看重时间”(1'riandis,1981)。拉丁美洲的商人很可能会在一次晚餐迟到之后,为他们的北美朋友如此准时而费解。

私人空间(I)ersonal space)是一种我们想要在自己和他人之间维持润滑或缓冲的区域。随着情境的变化,空间大小会有所改变。和陌生人在一起时,我们会保持一个相对较大的私人空间,大约4英尺以上。在过于拥挤的公车上.在休息室或图书馆。我们会保护自己的空间并尊重他人的空间。我们允许让朋友靠近些,大多在2—3英尺。

个体之间也存在差异。有些人的私人空间相对较大(Smith,1981;Sommer,1969;Stockdale,1978)。不同群体之间也存在差异:成人之间比儿童之间的距离大.男人彼此间的距离要比女人之间的距离大。不知道什么原因,靠近赤道的文化圈偏爱更小的距离和更多的接触或拥抱。于是英国和斯堪迪纳维亚半岛的人相对于法国人和阿拉伯人就会保持更大的私人空间。北美比拉美的私人空间大。

为了观察侵入他人私人空间的影响效果.你可以扮演一个空间侵略者。你叮以站在距离朋友一英尺的地方与他聊天,观察他是不是会感到不安,眼睛看向别的地方,后退或者表现出其他不舒服的姿态?这些都是研究者考察的空间侵入指标(Altman&Vinsel,1978)。

“离我鼻子30英尺,这是我个人空间的边界。”

——W.H.Auden.1907—1973

渗l

3D第二编社会影响

l,大部分个体之间的交往都从礼貌的正式称谓“您”开},逐渐向亲密的随便称谓“你”发展.很明显有人会控I这种亲密感的发展。你认为谁有这样的权力呢?在多数f况下,年长者、富人或更杰出的人会提出: “为什么我l不用du称呼彼此呢?”

这一规范也可以超越语言,扩展到每一种形式的亲密:系发展中。向别人借笔或者把手搭在别人肩膀上的行『,最好还是跟自己的熟人或者下属做。而不要对陌生人:者自己的上司这样做。同样,大学校长会首先邀请老师I到他家里去。总体上,地位更高的人是亲密关系发展的:定者。

因此,有些规范是带有文化特色的。而另一些规范是:较普遍的。文化的力量会使社会规范和人们所扮演的角社会规范——被接受与期待

的行为规则——随文化而变

化。

色有所差异。各地的文化都会规定人们的角色并对其产生影响。第4章揭示了一个重要的现象:扮演某种角色通常会使人们内化自己的行为。行动就变成了信念。所以让我们来考察社会角色在文化内和文化间有何差异吧。

社会角色

世界是一个大舞台.

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舞台上的演员:他们都有上场的时候,也有下场的时候:一个人一生中会扮演许多角色。

——威廉·莎士比亚

看,这里的每个人都喜欢香草精,是吧?让我们就从这里开始吧”。

尽管众多的文化规范存在巨大差

异,但我们人类仍旧有一些相同

的规范。

资料来源:Copyright@’Fhe New

Yorker Collection, 1980,Peter Seiner.from cartoonbank.tom.All Rights Re鸵rved.

就像莎士比亚说的那样,角色理论假定,社会生活就像一部舞台剧,有场景、面具和台词。就像雅克在《因为你喜欢》中说的这几句话一样,社会角色比角色扮演者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父母、学生、朋友的角色在我们不存在之后仍然会继续。这些社会角色允许扮演者有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优秀的表演是由角色扮演的方式决定的。然而我们还必须要限制角色的某些方面。学生最起码要参加考试和交论文,并有最低成绩的限制。

当只有很少的社会规范与一个社会分类(比如行人靠右行走,不要随意横穿马路)有关的时候,我们不会将其看做一种社会角色。定义一种角色需要一系列的社会规范。我很容易就可以列出做一名教授或父亲的一系列要求。尽管我可能会违反一些不太重要的规则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考虑到效率问题,我很少提前上课)。但如果我违反了一些重要规则(比如没来上课.体罚孩子).那么我可能会被解雇或者不得不失去我的孩子们。

社会角色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在第4章中.我们提到我们倾向于接纳自己的角色。在第一次约会或者第一天上班时,你的角色可能会扮演地不自然,但当你将角色内化以后,你就会感到很随意自然了。以前觉得尴尬的事情现在会觉得很真实自然。

这是很多难民、移民、传教士、和平组织成员、留学生以及执行官的经历。当到一个新国家生活时。需要花很多时间学习如何在新的环境中交谈并做出适当的行为。一旦适应了.再回到自己家乡时可能又会感到不适应了(Sussman,2000)。以前美好的家乡现在似乎没有那么美好了。在一些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方面.其行为、价值观和第5章基因、文化和性别 737

认同都已经适应了另一个地方的角色。于是人们不得不重新来适应自己的文化。

被绑架的报业巨头女继承人帕特里夏·赫斯特的案例充分显示出了角色扮演的力量。1974年,赫斯特被一些自称是SLA的年轻革命者绑架了。她随后选择宣布脱离自己原有的生活,放弃她富有的父母和未婚夫,并加入绑架她的组织。她要人们“试着理解她的变化”。12天后,一台银行摄像机拍摄下她参与SLA的抢劫活动。

19个月后,赫斯特被捕并经历了长达两年的禁闭和“重塑”,她重新接受了自己作为家族继承人的角色。后来在一个偏远的名为康涅狄格的小镇,她成了一位母亲和作家,她将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慈善事业中(Johnson,1988;Schiffman,1999)。如果赫斯特真的是一个虔诚的革命者或者只是假装配合绑匪。人们似乎可以理解她的行为。但人们无法理解的是(这也成为20世纪70年代最轰动的新闻故事),这正如布里克曼写道: “她可以成为一名家族继承人,但曾经却做过革命者,而后又重新成为了一名家族继承人。”这很令人费解。当然,这是不可能发生在你我身上的,对吧?

可能,也不可能。正如在这一章的最后一节我们将会看到,我们的行为不仅仅取决于社会情境。也受我们自己倾向性的影响。并不是每个人都以相同的方式应对压力。

在赫斯特所处的困境中,你我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然而某些社会情境却可以让绝大多数“正常”人以“不正常”

的方式行动。在一个实验中,让善良的人们处于一种困难的环境中,以观察正邪之间的较量,令人沮丧的是。最终是邪恶获胜了。善良的人最终没能坚持到底。

734 第二编社会影响

从20世纪80年代起。学者们较多地考察性别的多样性。最初。性别差异的研究支持两性无差别的假设,希望能减少对不同性别的刻板印象。然而,根据伊格利(11agly,1995)的研究报告,80~90年代,很多研究发现性别差异——这差异与心理学其他领域中的重要行为差异一样大。这些发现支持了原有的对女性的印象——更少攻击性.更多关心他人.更敏感——这些正是女权主义者与绝大多数人所欣赏的特性(Prentice&Carranza.2002;Swim,1994)。因而,对于许多人在评价他们的信念和感受时认为“女人”比“男人”更受欢迎就不足为奇了(Eagly,1994;Haddock&Zanna,1994)。

接下来让我们比较一下男人和女人在社会关系、支配性、攻击性和性特征等方面的异同。描述了这些区别后.我们可以思考进化和文化观点是如何对此进行解释的。性别差异是否反映了自然选择的确定趋势?这是由文化造成的吗——即反映的是男人、女人通常扮演的角色与其所处的情境?还是说基因和文化共同造成了这种性别差异?

独立性与联系性

从激烈的竞争到养育关爱都可以表现男性不同的见解和行为。对女性个体也是如此。但是南希·霍多罗夫等人((;hodorow,1978,1989;Miller-。1986:Gilligan&oth—ers,1982,1990)提出,从总体上来说,女性比男性更重视亲密关系。

与男孩相比,女孩之问的谈话更加亲密,而且游戏也更少攻击性,埃莉诺·麦科比(Maccoby,2002)经过数十在女性不同的声音中,包含有真正的关怀。

——Carol Gilligan,加a Diffevent Voice。1 982年对性别的研究作出了这样的总结。而由于他们各自和同性别的人交往。所以男女之间的差异就会逐渐显现出来。

对成年人而言,生活在个人主义文化中的女性经常用更富有关系性的词汇来形容自己,乐于接受更多别人的帮助,体验更多与关系有关的情感。并努力使她们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更加协调(Addis&Mahalik,2003;Gabrjel&Gardner, 1 999;7ramres&others, 2002;Watkins&others,1998,2003)。男性在谈话时常常关注任务以及与大群体的关系,而女性则更多关注个人关系(1Fannen,1990)。打电话时,女性和朋友的聊天时间更长(Smoreda&Licoppe,2000)。在电脑面前,女性花费更多的时间发送电子邮件以表情达意(12rabtree,2002;Tlnomson&Murachver,2001)。在群体中,女性之间会相互分享她们各自的生活,为他人提供更多的支持(Dindia &Allen,1992;Eagly,1987)。当面临压力时。男性倾向于以搏斗回应,通常以反抗来应对威胁。谢利·泰勒(Shelley’Taylor,2002)指出,几乎在所有的研究中。遭遇压力的女人更多的是需要他人的照顾和帮助。她们向家人和朋友寻求帮助。在大学一年级学生中,10个男生中有5个认为“帮助有困难的人是非常重要的”.而女生每lo个里面就有7个人具有同样的想法(Sax&others。

2002)。

女孩的游戏通常规模较小且比较亲密。而男孩的游戏却更富有竞争性和攻击性。

渗I

费利西亚·普拉图及其同事(Pratto&others,1997)报告说。总体上,男性总是会被那些增强性别之间不平等的工作所吸引(公诉律师,广告策划者等);女性则被那些减少性别之间不平等的工作所吸引(公诉人,慈善工作的宣传者)。对64万人的工作偏好的研究发现,男性更倾向于看重报酬、提升机会、挑战和权力,而女性则更看重合理的时间安排、私人关系、帮助他人的机会(Konrad&others.2000)。确实,北美大多数需要关注他人的职业,比如社工、教师、护士等,女性从业者都比男性要多。此外,女性似乎更加仁慈,在所有资产超过500万美元的人中.48%的女性做了慈善捐款,而男性的比例只有35%。

女子学院很少得到男校友的支持(女性研究的国家理事会.1994)。

与多数女性的想法相反。和男人发展一段长期、稳定的亲密关系是一件相当简单的事情。当然。这个男人必须是一只拉步拉多猎犬(一种会把猎物取回来的猎犬)一样的人物。

——Dave Barry。Dave Barry,s

Complete Guide fD Guys。1 995

作为母亲、女儿、姐妹、祖母身份的女性可以很好地维系家庭(Rossi&Rossi,1990)。女性会花更多的时间共情就是与他人感同身受,就像7岁的拉马尔·皮尤在做的一样。

第5章基因、文化和性别 735

照顾孩子和老人(Eagly&Crowley,1986)。与男性相比,女性会花3倍的时间购买礼物和贺卡,用2-4.倍的时间处理私人信件,给朋友和家庭打的长途电话要多10%一20%(Putnam,2000)。当要求被试提供可以描绘自己的照片时.女性提供的照片更多地包含了父母和其他人(Clancy &Dollinger·,1993)。尤其对于女性来说,相互支持的感觉对于女性的婚姻满意度是极为关键的(Acitelli&An.tonucci,1994)。

当然。在不同的情境下,微笑也会有所不同。但在400多项研究中.女性较高的联系能力表现在更高频次的微笑上(LaFrance&others,2003)。比如,玛丽安娜·拉弗朗斯(LaFvance,1985)分析了9 000张学校毕业册中的照片,哈伯斯塔特和塞塔(Halberstadt&Saitta,1987)考察了1 loo张杂志和报纸的照片。观察了超市、公园、街道上的1 300个人.均发现女性的微笑次数更多。

接受调查时。女性更倾向于将自己描述为能够“共情”(empathy),能够感受他人的感觉——为他人的喜悦而高兴,为他人的悲伤而哭泣。尽管在实验室条件下.共情的性别差异没有那么显著.但的确存在。在观看幻灯或者听完故事以后,女孩会有更多共情的反应(1-Iunt。

1990)。在实验室的模拟情境或实际生活中令人沮丧的情境下.女性比男性更可能为他人遭受相似的经历而表现出共情的反应(Batson&others,1996)。女性更容易哭泣,也更多地报告为他人的悲伤而难过(Eisenberg&I,ennon。

1983)。12%的美国男性和43%的美国女性报告说因为伊拉克战争而哭泣(Gallup,2003)。而白闭症,一种缺乏共情能力的障碍,也多发于男性。

所有这些都有助于解释与男性的友谊相比,为什么男性和女性都报告说和女性的友谊更加亲密、愉悦并容易维持(Rubin,1985;Sapadin,1988)。当需要别人共情和理解时,男性和女性都倾向于向女性倾诉自己的快乐或者伤痛。

对男性和女性共情差异的一种解释是女性具有更强的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朱迪思·霍尔(Judith Hall,1984)对125项考察男女对非言语线索敏感程度的研究分析发现,总体而言,女性更善于发觉他人的情绪线索。例如,呈现一个2秒钟的无声影片.内容是一个悲伤女性的面孔,女性被试在猜测她究竟是在批评某人还是在考虑离婚的问题上表现出更高的准确性。女性对非言语线索的敏感性有助于解释她们在积极、消极情境下更强的情绪反应(Grossman&Wood,1993;Sprecher&Sedikides,1993;Stoppard&Gruehy,1993)。女性也能根据某些情境更准736 第二编社会影响

确地预测复杂而细微的情绪『比如与你一起工作的一个朋友。因为工作获得了嘉奖。你心情如何?你的朋友心情如何?(Barrett&others,2000)】。

为了考察人们“共情的准确性”,威廉·伊克斯(Ickes,2003)及其同事们对两个人之间的互动进行录像(包括陌生人之间,朋友或夫妻之间。病人与医生之间)。而后他们要求每个谈话者观看录像,在任何一个产生想法或感受的时刻停止播放,并记录自己的想法或感受。而后再次播放录像,要求观看者(有时候是谈话的另一方)猜测在这些时候,另一个人在想什么或感受如何。

结果发现,理解朋友的感受比理解陌生人的感受。其共情的准确性更高。但确实有些人具有更好的共情能力。

有些人是较好的共情者。而女性共情的准确性,总体来说,比男性的准确性要高(,Illomas&Fletcher·。2003)。

此外.也发现女性在记忆面部特征和其他外表特征方面更为准确(}torgan&others。2004)。

霍尔报告说.女性非言语地表达情绪能力同样非常出色。根据科茨和罗伯特·费尔德曼(Erick Coats&Robert Feldman,1996)的报告,这个特点在积极情绪下更为明显。他们要求被试谈论令自己感到快乐、悲伤和生气的情境。而后给观察者呈现5秒钟有关这些陈述的无声影片。

结果发现在快乐情境中,观察者对女性情绪的推测更加准确。相反,男人在传达愤怒时似乎更加出色。 『你是否认为:西方女性应该更自立.以适应西方社会的个体主义文化?还是说她们应该借助女性注重关系的倾向来改变西方社会的权力导向(以较多的儿童被忽视、孤独感和抑郁为代表),使其成为充满关怀的社会。]不管是对女性还是对所有人类,像温柔、敏感和温情这类的特性都对亲密关系的维系有重要作用。在悉尼,约翰·安蒂尔(Antill,1983)对已婚伴侣的研究发现,如果丈夫或者妻子其中一方拥有上述这些传统上属于女性的特点的话——双方都有则更好——他们的婚姻满意度会更高。如果配偶很有教养并且会给对方提供情感上的支持.他们会体验到较高的婚姻满意度。

社会支配性

想像一下有这样两个人:一个“喜欢冒险。独裁.粗心,控制欲强,坚强,独立,强壮”,而另一个“感情丰富,依赖性强,爱幻想,情绪化,服从,弱小”。如果你觉得前者更像男人,而后者更像女人,那么按照约翰·威廉斯和德博拉·贝斯特(Williams&Best,1990a,p.15)所讲,你和很多人的想法一样。从亚洲到欧洲到澳洲.人们对男人的评价离不开富有控制欲、积极进取和攻击性。 ’

这些观点、期望与事实是相符合的。几乎在所有社会中,都是男性处于统治地位。而已知的社会中.没有一个是女性统治男性的(Pratto,1996)。正如我们将看到的,在不同的文化中性别差异会有所不同。如果女性更多处于管理者和领导者的位置,那么这种性别差异就会缩小。但是我们还要看到:

·2002年,在全世界所有的立法者中,女性只占14%;在所有的首相和总统中,女性只占5%(ICIA。2002;IPIJ,2002)。而世界500强企业中的首席执行官中。

女性仅仅占l%(Eagly&others,2003)。

·男性比女性更关心社会统治问题,更倾向于支持保守的政治候选入和维持男女不平等的措施(Eagly&oth.ers,2003;Sidanius&Pratto,1999)。

·在陪审员团体中男性大约占一半,但在被选举的陪审团领袖中却占到90%,并且主要的实验室小组负责人都是男性(。Davis&Gilbert,1989;Kerr’&others,1982)。

·在工业化国家中。女性的平均工资是男性的77%。这样大的工资差距中,仅有1/5可以被男性和女性在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和工作特性等因素加以解释(世界银行。2003)。

虽然男性占据较高的社会地位,但是首先发出约会邀请的大多是男性,最后负责驾车和买单的也多为男性(L丑/ler&Ventrone,1998,2000)。

男性交流的方式可以加强他们的社会权力。在某些情境中。并没有清晰地界定领导的角色,但男性倾向于采取指示性的领导方式。而女性则倾向于采取民主化的方式(Eagly&Johnson,1990)。在领导角色中,男性倾向于做那种指示性的、强调任务的领导,而女性则擅长变革型的领导方式.这种领导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组织欢迎,主要采用灵活的社会技巧建立团队精神(Eagly&others,“经过多年的研究分析。对究竟什么可以提高领导效率.谁是最合适的人选等等问题终于找到了答案。现在.管理层知道如何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聘用一名女性。”

——Rochelle Sharpe.《商业周刊>.2000“通个报告很好,芭芭拉,不过由于两性之间讲的并非同一种倍言,我恐怕没有听明白你说的话。”

资料来源:CopyTight⑨The New Yorker。Collection,。1985,J.B Handelsman.from canoonbank.com.AIl Rights Reserved.第5章基因、文化和性别 737

2003)。男性比女性更强调胜利、超前以及控制他人(sidanius&others,1994)。他们也更爱冒险(Byrnes&others,1999)。如果领导方式是民主型的,那女性领导和男性领导同样受欢迎。如果领导方式是独裁型的,则男性领导更受欢迎(Eagly&others,1992)。人们通常更容易接纳男性“强硬、独裁”的领导而不是女性“压迫性的、攻击性的”领导。

在写作方面,女性更多使用联系性介词(比如with)以及现在时态,更少使用数量性名词。一个根据词汇使用和句型结构来判断性别的程序,正确地确认了920本英国小说及非文学作品中作者的性别.其准确率高达80%(Koppel&others,2002)。 ·

男性谈话的方式可以反映出他们对独立的关注。而女性更重视关系。男性更可能表现出权力欲——自信地谈话,直接打断他人,相互握手,更多地注视对方,很少微笑(Anderson&Leaper,1998;Carli,199l;Ellyson&others,1991)。从女性角度考虑,她们更多采用间接方式影响他人——较少打断他人,更敏感,更礼貌,较少骄傲。

那么这是否可以断言(就像20世纪90年代一本畅销书的名字一样)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呢?事实上,如同凯·杜克斯和玛丽安娜·拉弗朗斯(Deaux&I.aFrance,1998)提到的那样,男女之间不同的交谈方式可能与社会背景有关。我们赋予男性的大多数特征往往是属于那些处于更高社会地位的人的特性(不论男女)。而且,个体差异十分显著。有些男性相当的犹豫和恭敬顺从,而有些女性则相对自信而专断。很显然。认为男性和女性来自不同行星的说法过于简单。

意识到男女两性之间这种不同的交流方式。南希·亨利(Henley,1977)呼吁女性不要再假装微笑、低眉顺眼或者忍气吞声了,相反她们应该注视别人的眼睛,自信地讲话。琼-吐温(Twenge,2001)从1931年以来一直研究女性的果断性问题,她发现,在女性的社会地位提高的年代,她们确实会变得更加果断。然而,霍尔(1984)则重视女性那种平易的交流方式,他说: “不论什么时候.如果假定女性的非言语行为是不好的,那么就等于承认男性的行为是正常的,而女性的行为是不正常且需要解释的”

(p.152一153)。

攻击性

心理学家把攻击性(aggression)定义为想要给他人738第二编社会影响

造成伤害的行为。在全世界,捕猎、打斗、战争等主要是男性的行为活动。调查显示,男性承认自己比女性有更多的攻击行为。在实验中,男性确实表现出更多的身体攻击,比如实施具有伤害性的电击等(Knight&oth—elF'S,1996)。在加拿大,犯有谋杀罪的被捕男女比例为8:l(加拿大统计,2001)。在美国,92%的罪犯是男性,犯谋杀罪的男女比例为10:l(美国联邦调查局,2001)。但是。性别差异随着情境的不同而不同。在挑衅情境下,几乎不存在男女性别差异(Bettencourt&Miller,1996)。

而且在一些伤害性较小的攻击形式中——比如说殴打家庭成员、摔东西.或者言语攻击等——女性的攻击行为并不比男性少(Bj6rkqvist,1994.;White&Kowalski,1994)。确实。约翰·阿彻(Archer,2000,2002)根据数十项研究的统计分析指出.女性似乎会发起更多的攻击行为。但是男性更容易造成伤害;其中62%的受害者是女性。

“那是男人的事情。”

资料来源:(==opyfight⑥The New Yorker Collection,1995。

Donald Reilly.from【cartoonbank.tom.All Rights Reserred.性特征

在有关性的态度和主张方面,男女之间也存在差异。

尽管男女在面对性感刺激时的生理和主观反应的相似性大于差异性(13riffitt,1987),但是,请思考:·“我可以想像自己正愉悦地享受与不同伴侣的‘偶尔’性关系。”澳大利亚的一项调查显示,48%的男性和12%的女性对此表示同意(Bailey&others,2000)。

·美国教育委员会最近调查了25万个大一新生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 “如果两个人真的彼此喜欢.那就可以发生性关系,即使他们认识的时间很短暂。”其中53%的男生表示赞成,而女生只有30%表示赞成(S甑&others,2002)。

·在一项调查中,随机抽取3 400个美国人,年龄在18到59岁之间,48%的女性和25%的男性认为情感是他们发生第一次关系的原因。在对性活动频率问题的回答上,19%的女性和54%的男性回答“每天”或者“一天几次”(L丑umann&others,1994)。

男女在性态度上的差异也反映在行为层面上。跨文化心理学家马修·西格尔及其同事(Segall&others,1990,p.244)报告说: “在全世界各个地方,几乎无一例外。

男性比女性更可能发动性活动。”与女同性恋相比.男同性恋更多报告说对无婚姻关系的性爱感兴趣.且对视觉刺激的反应更强烈,更关心伴侣的性魅力(Bailey&others.1994)。史蒂文·平克(Pinker,1997)观察说。 “并不是说男同性恋性爱次数更多,他们只是表现了正常男性的性需求,只不过对象也是男人罢了。”

确实,鲍迈斯特和凯塞琳-沃斯(Baumeister-&Vohs.待发表;Baumeister&others,2001)观察到,男性不仅进行更多的性幻想,态度也更开放,而且会试图寻找更多的性伴侣,也更容易引发性唤醒,更多的要求性爱,更多手淫,不习惯独立生活,很少拒绝性爱,更容易冒险并花费更多的资源以便获得性爱,且更偏爱形式各异的性爱。

一个考察了52个国家16 288个人的调查要求人们回答在未来一个月中,他们需要几个性伴侣。结果发现在未婚群体当中,29%的男人和6%的女人报告说需要一个以上的性伴侣(Schmitt,2003)。这些结果在同性恋个体中也是类似的(29%的男同性恋和6%的女同性恋需要两个以上的性伴侣)。

人类学家唐纳德·西蒙(Symons,1979,p.253)指出, “在世界各地,性都被理解成为女性所拥有的、男74D第二编社会影响

m u_-_■■峭汹■-i精甜删熔.

.·——■嘲■嗍—隔啊喇黜蟹祷“我打猎,她采捕,不然的话,我们没法过活。”

资料来源:Copyright⑥The New Yorker Collection,1991.Ed Frascino.from caaoonbank.com.All Rights Reserved.响。进化学派的心理学家预测。如果两性面对完全相同的适应挑战,那么两性之间就不会有任何差异(Buss,1995b)。两性都通过分泌汗液调节体温.在口味上都偏好那些有营养的食物,皮肤磨损时会起老茧。但是进化学派心理学家同时预言.两性在约会、婚配以及繁殖行为等方面会存在差异。

比如,让我们来思考一下男性在性活动中更高的主动性。正常的男性在其一生中会产生亿万个精子。所以相对于卵子来讲精子要便宜很多。 (如果你是一个正常的男人,在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你会产生1 000多个精子。)而且,当女性孕育一个受精卵时,男性还可以与其他女性性交来增加自己基因的传播机会。于是。进化学派心理学家认为,女性会更加小心地考察男性的身体健康及资源状况的信号,以便谨慎处理自己的繁殖机会。男性则需要与其他人竞争,以便将自己的基因遗传下去。男人寻求广泛的繁殖,而女性则需要明智的繁殖。男性寻找的是能够播种的肥沃土壤,而女性则寻求那些能帮助她们整理花园的男人——拥有资源且比较专一的父亲.而不是朝三暮四的花花公子。

此外,进化学派心理学家提出.在身体运动能力方面处于优势的男性会获得更多机会以得到女性.于是人类漫长的演化历程增强了男性的攻击性和支配性。那些使Montezuma二世成为阿兹台克国王的基因特性很自然地通过他的4 000个女人遗传给了他的后代(Wright,1998)。

如果我们的祖先母亲通过读懂自己孩子和求婚者的情绪情感而获得益处的话,那么自然选择就会同样赋予女性情感理解能力。在所有这些假设之下的原则是自然会选择那些有助于基因遗传的特性。 (5;ecretariat,现代最成功的种马.留下了400只马驹。)

这些影响过程几乎是无意识的。很少有人会在痛苦的情绪之下停下来思考, “我要把我的基因遗传给后代。”

甚至更少有人会思考“哦,我多想有一个孩子。能够养育他,而且还想有外孙。”通过精心的设计,男人不会让自己排列在基因库之外。而是像进化学派心理学家说的那样,我们天生追求那种增加基因遗传性的生活方式。情绪负责执行这种进化机制,就像饥饿促使人体摄取营养物质那样。

刘易斯·托马斯(Tl[10mas,1971)在描述雄蛾对雌蛾释放蚕蛾性诱醇(】30mbyk01)的反应时想到了隐性进化选择的理论。蚕蛾性诱醇是一种很小的分子,它可以刺激雄蛾的毛发使之从几英里以外的地方逆风而上寻找雌蛾。但雄蛾是否意识到受某种化学物质的驱使是令人怀疑的。相反,它可能只是突然觉得那天天气很好,该活动活动翅膀逆着风向去玩玩。

戴维·巴斯(1995a)说, “人类是有生命的化石——母鸡只是蛋生蛋的途径。”

———Samuel Butler.‘1835一‘1901“我以为精子银行仍然为捐碍者保密呢。”

资料来源:Copyright⑥’Fhe New Yorker(:ollection.1991.Nick Dowries,from cartoonbank.com.All Rights Reserved.渗I

是先前应对压力时产生的诸多机制的集合。”而且进化学派心理学家认为这不仅有助于解释男性的攻击性,也可以解释男性和女性的性态度和性行为的差异。尽管男性把女性的微笑解释为性爱的信号常常被证明是错误的,但是万一猜对了.那他就会在繁殖机会上获益。

进化学派心理学家也预测男性会努力为女性提供她们所需要的——外界资源和身体保护。雄孔雀会炫耀它们的羽毛,男性人类也会显示他们的财富。在一个实验中.如果一位年轻的男性和一位年轻的女性单独在一问房间里.他会把“拥有很多金钱”看得更加重要(Iloney,2003)。“男性的成就最终会变成求爱本钱”格伦·威尔逊(Wilson。1994)认为。女性也可能会隆胸、去皱纹、抽脂以提供男性需要的年轻、健康的外表等。

巴斯和艾伦·范戈尔德(Buss,1994a;Feingold,1992)十分肯定女性和男性的择偶偏好可以证实上述假设。请思考一下:

·从澳大利亚到赞比亚的37种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研究显示,那些暗示生殖力旺盛的外表,比如年轻的脸孔等等会使女性对男性更加富有吸引力。而女性则被那些富有、有权力和资源的男性所吸引.因为他们可以为后代提供足够的保护和抚养条件(图5—2)。男性对外表的兴趣使他们成为世界上色情产品的主要消费者。

但两性同样也存在相似性:不论是定居在印度尼西亚群岛还是圣保罗的市郊,男女都渴望亲善、爱情和双方的相互吸引。

·各地的男性都倾向于娶更年轻的女性。而且越老的男性,他选择伴侣时偏好的年龄差距越大。在男性二十多岁的时候,他们喜欢娶比自己年轻一点点的女性。

但到了六十多岁,从总体来看,男性会娶比自己小十●

第5章基因、文化和性别 747

拉里·金(美国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比他的第七任妻子肖恩·索思威克·金,大25岁。

岁左右的女性(Kenrick&Keefe,1992)。各个年龄阶段的女性都偏爱比自己大一点的男性。进化学派心理学家再次强调,我们可以看到是自然选择令男性偏爱与生殖能力有关的女性特征。

基于这些发现,巴斯(1999)报告说对此感到有点意外: “各地的男性和女性在择偶偏好上的差异如此精确地符合进化学派的预测。就像我们对蛇、高度和蜘蛛的恐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窗口以了解进化过程中祖先们遭遇的生存危机一样,我们的择偶偏好同样为我们提供了用以了解祖先繁衍所需资源的线索。今天的我们都带有在竞争中获胜的祖先的需求。”

图5—3人类的择偶偏好

戴维·巴斯和50位同事调查了各个种族、宗教、政治体制下的1万多人.包含6个大陆和5个岛屿。发现各地的男性都偏爱那些显示出年轻健

康——适于繁殖的女性。而女性则偏爱有财产和地位的男性.

一般进化理论

中度进化理论

具体的

进化假设

由假设推出

的具体预测

第5章基因、文化和性别 743

, JIl ~

, JIl ~

, jIl ~

图5-4

预测的样例摘自进化心理学(BUSS,1995a)。

预测不但可以使我们对未注意到的现象有所警觉。而且可以证实、反驳或是修正某理论。

然而批评者也担心进化学派关于性和性别的解释会增强对男女两性的刻板印象(Small,1999)。进化学派的解释会不会使黑社会暴力行为。伤人事件以及强奸罪由于男性天生的攻击性而使其成为正当合理行为呢?而且如果进化学派心理学家使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这就是自然天性所致,那么我们是不是都应该购买家庭保安系统呢?但是进化学派心理学家回答说,这种进化意义是属于过去的理性选择,它只是告诉我们在过去什么样的行为有用。至于这些行为现在是否仍然具有适应性,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比如说,尽管人们倾向于被那些符合典型男性或女性形象的人所吸引,但实际上,他们却报告说和那些相对中性的人在一起更满意(Ickes,1993)。

进化心理学的批评者承认进化确实有助于解释我们人类的异同之处(一定程度的多样性有利于生存)。但是他们强调我们的进化遗传无法预测同时受文化影响的人类婚姻行为(从一夫一妻到一夫多妻或者一妻多夫还有交换夫妻的行为),而且它也无法解释为什么文化能够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就可以影响人们的行为。看起来自然赋予我们的最重要的特征似乎就是适应的能力——学习和改变。

因而,实际上我们赞同的是文化的塑造力量。

小 结

进化学派心理学家提出进化如何决定两性在行为上的差异的理论,比如攻击性和性活动的主动性。他们认为.自然界中的择偶行为要求男性对女性——尤其是那些具有较强生殖力的生理特征的女性——更加主动.而且要求男744 第二编社会影响

性通过攻击和支配来与其他男性竞争。女性由于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生殖机会.所以会仔细考虑男性保护和抚育后代的能力。批评者认为进化学派的解释是从事实倒推出的.而且无法解释文化差异。达成一致的观点是自然赋予了我们适应各种不同环境的能力。

文化与性别:我们的行为是由文化影响的吗

文化的影响可以通过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性别角色生动地体现出来。

正如我们在前几章就提到的那样,文化是由一个大群体共享的并代代相传的东西——思想、态度、行为和传统。我们可以看到文化是如何塑造男女两性的行为观念以及当人们违反社会期待时将会遭受社会舆论的谴责(Kite,2001)。在各个国家,女孩会花更多的时间做家务和照顾孩子,而男孩则把时间花在自由游戏上(E;dwards,1991)。即使在当代,北美的双职工家庭中,也是男性做大多数的家务修理工作,而女性负责照看孩子(Bianchi&others,2000;Biernat&Wortman,1991)。

据说,性别社会化给了女孩子“根”.给了男孩子“翅膀”。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在获得考尔德科特奖((:aldecott Award)的儿童书里面,拿着家务用具(比如扫帚,针线,锅,碗等)出现的女孩形象是男孩的4倍。而拿着生产用具(比如干草叉,犁,枪等)出现的男孩形象是女孩的5倍(Crabb&Bielawski,1994)。而成人的结果是这样的:联合国1991年报告说: “世界各个地方,都是女性负责多数的家务劳动。而且在夫妻共同做的家务中.烹饪和洗盘子是最少被分享的家务活。”这些对男女的行为期待界定了性别角色(gender role)。

在对普林斯顿大学的女大学生所做的一项实验中,马克·赞那和苏珊·帕克(Zanna&Pack,1975)发现了性别角色期待的重要影响作用。要求女大学生填写一份问卷,要她们向一位即将见面的高大、未婚的高年级男生形容她们自己。那些被告知男方更偏爱家庭型女性的被试比那些被告知男方偏爱强壮有进取心的女性更多地把自己形容为传统女性。而后者则在随后的问题解决测验中表现出更高的智力水平:她们解答的问题比前者多出18%。如果男性是一个不太受欢迎的形象,比如矮小的已婚新生.那么这种迎合男性期待的行为就会有所减弱。在迪安-莫里尔和卡拉·塞罗(Morier&Seroy,1994)合作的一实验中,男性同样让自己的表现与女性的性别角色期望相符合。 『你是否在同性面前表现一个自己.而在异性面前表现另外一个自己呢?]

那究竟是不是文化构筑了性别角色呢?还是性别角色只是反映了男女的自然行为?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性别角色差异表明,文化确实会影响性别角色。

不同文化下的不同性别角色

夫妇两人一起工作共同照顾孩子,或者丈夫外出工作而妻子呆在家里照顾孩子,这两种生活哪一种更令人满在西方社会,性别角色变得越来越灵活。学前儿童教育不再是女性专属的工作,而驾驶也不再是男性专属的工作。

意?这是皮尔(PeW)全球态度调查(2003)向38 000人提出的一个问题。44个国家中有41个国家,其大多数人都认为夫妇两人一起工作共同照顾孩子更令人满意。但如图5—5显示.国家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埃及人不赞成世界观点的比例是2:1,而越南人赞成的比例则高达1l:1。

在工业化国家,妇女的地位也有很大差异。日本女性中只有1/10可以做经理,而德国、澳大利亚和美国做经理的女性则高达1,2(IL0.1997;Wallace,2000)。在北美,大多数的医生和牙医都是男性;在俄罗斯,大多数的医生是女性;同样丹麦大多数的牙医是女性。

“在联合国,我们知道,为了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取决于非洲农民和她的丈夫之间良好的关系。”

——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2002各自拥有工作

●丈夫一人工作

第5章基因、文化和性别 745

不同时代下的不同性别角色

在刚刚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历史一页——性别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38年。只有l,5的美国人支持“已婚女性可以去工作挣钱。即使她的丈夫有能力养家糊口。”到1996年,4/5的人都赞成这种观点(。Niemi&others,1989;NORC,1996)。1967年,美国57%的大学一年级学生赞同“已婚妇女的活动应该限制在家庭范围内。”而到2002年,只有22%的人同意(Astin&others.1987;Sax&others,2002)。

行为的变化伴随着态度的转变。从1960年到1998年间,在职的40岁已婚妇女的比例上升了1倍——从38%到’75%(人口调查署,1999)。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大量妇女进入劳动市场。

1965年,哈佛商学院从没有一个女性毕业生。到20世纪末,其30%的毕业生是女性。从1960年到20世纪俄罗斯 56囵■●

波兰 的_

安哥拉 盯圈

科特迪瓦 。 静柚

图5—5人们赞成的性别角色随文化而有不同资料来源:Data from the 2003.Pew Global Attitudes survey ,

746 第二编社会影响

末.医学院的毕业生中女性比例由6%上升到43%,法学院则从3%上升到450k,(}tunt,2000)。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已婚妇女花费在家务劳动上的时间是她们丈夫的7倍;而到90年代中期,该比例下降到了2倍(参见图5—6)。如此显著的跨文化、时间的差异表明,进化和生物学并不能解释性别角色差异。而是文化塑造了性别。

民意调查:女孩打电话和男孩约会。是否恰当?

回答“是”的比率

1950年 29%

1999年 70%

同伴相传的文化影响

文化,就像冰淇淋,有很多不同的口味。在华尔街,男性几乎都穿西装,女性几乎都穿衬衫和裙子:在苏格兰,很多男人都穿着方格裙;在靠近赤道的一些地区.人们几乎不穿什么衣服。那么这些传统是如何代代相传的呢?

影响比较大的是哈里斯(Ilarris.1998)的“教养论”:父母抚育孩子的方式决定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弗洛伊德派和行为主义流派的许多学者以及很多普通人都“你必埙在晚上8点之青 “岛吧.览崴速●规划弄把它们传 又县筮

搿虬A”’扎”

总的家务劳动时间

┏━━━━━━━━━━━━━━━━━┓┃’’- ┃

┣━━━━━━━━━━━━━━━━━┫┃ 1~- ┃

┣━━━━━━━━━━━━━━━━━┫┃ —'■■-。一 I-',y.1目jt]又 ┃┣━━━━━━━━━━━━━━━━━┫┃ ┃

┣━━━━━━━━━━━━━━━━━┫┃ ┃

┣━━━━━━━━━━━━━━━━━┫┃ ._——厂 巳婚另任 ┃

┣━━━━━━━━━━━━━━━━━┫┃ ┃

┗━━━━━━━━━━━━━━━━━┛1965 1975 1985 1995

年代

图5-6 “谁做家务?”

从1965年到1995年,女性花在家务上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而男性所花费的时间却有所增加。

资料来源:From Bianehi&others.2000.支持这一观点。比较那些受父母溺爱和打骂的孩子的极端例子,我们可以发现父母的养育方式确实有影响作用。而且,孩子会接受父母的很多价值观,包括他们的政治倾向和宗教信仰等。但是如果孩子的人格是在父母的榜样示范以及抚育下形成的,那么同一家庭长大的孩子应该差不多是相同的。对吗?

这个理论被发展心理学近期一广泛认可的令人震惊的/10个小时,田家

二—j还要花6个,

q:0^沪

≮~:”|;

“嚷”

o

“J J.●然全努力●忙。但是你一看到‘帮忙二字就明白了。如幂戒不做迭莹事情曲话雀约冬竺餮比”

B

.百

“你刚才说你来“你不知迁观在情皇■个l球?”况有'糟,我都没

斡/ 有再ii一茹弘

在西方文化中,性别角色确实在变化,但是并没有这么显著。

资料来源:DOONESBURY⑥G.B.7rrudeau.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ofLJniversal Press Syndicate.All Rights Reserved 弱如筋加协m,0

研究结果所推翻。用行为遗传学家罗伯特·普劳敏和丹尼斯·丹尼尔斯(1].10min&Daniels,1987)的话来说“两个在同一家庭长大的孩子之间的差异和从众多家庭中随机抽取的两个孩子之间的差异一样大。”

由对双生子及有血缘关系的家庭和收养家庭的研究发现.基因的影响大约可以解释人格特性中50%的个体差异。共享环境影响——包括共享家庭影响——只能解释O一10%的人格差异。那么剩下的40%~50%由什么来解释呢?哈里斯认为.答案是同伴的影响。孩子们比较关注的其实并不是父母怎么想,而是他的同伴怎么想。孩子们主要从同伴会那里学习怎么玩游戏,音乐爱好。口音,甚至脏话也大部分来自于同伴群体。事后想想.这也很有道理。他们毕竟是和同伴一起玩耍,到最后可能会一起工作一起生活。请思考一下:

这张苏格兰的婚礼照显示出那里传承多年的裙子服饰。

第5章基因、文化和性别 747

·学前儿童经常会拒绝尝试某一种食物,即使父母要求也不行。但是一旦他们和一组喜欢这种食物的孩子一起吃饭。他们就会有所改变。

·尽管吸烟者的孩子更可能吸烟.但是最主要的影响仍然来自同伴。这些吸烟的孩子大多有一些吸烟的朋友,向他们介绍吸烟的快乐.并给他们提供香烟。

·戴维·罗(Rowe,1994.)提到,60年前纳粹少年团的成员大多数来自给他们提供情感关怀的中产阶级家庭。

腐蚀他们的并不是家庭不良的教养方式.而是周围环境变化导致的“更大”的影响。

·移民家庭的孩子通常偏好新环境中同伴的语言与习惯。

如果回到祖国.他们可能会转换回国内的传统文化.但是其内心深处仍然接受同伴的文化。同样,父母正常的失聪儿童,如果被送到聋哑学校的话,通常都会放弃父母的文化,而被失聪者的文化所同化。

因此,如果我们让一组儿童呆在相同的学校,社区和同伴关系中,只是把他们的父母换掉的话。如哈里斯(。Harris,1996)预测的,他们“会成长为相似的成年人。”

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这些成年人通常和父母很相似.但是她指出文化似乎很少从单个的父母传递给孩子.而是从父辈群体传递给后辈群体。父母会决定孩子所在的学校、社区和同伴关系,而这些环境反过来也会影响孩子们的违纪行为,使用毒品以及怀孕的几率。此外,孩子们常常会受比他们稍微大一点的同伴的影响,而这些孩子再从比他们大一点的孩子身上学习,直到那些和父母同属一代的年轻人。

父母一代与孩子一代之间的联系相对松散以至于文化的传承并不十分理想。而且在人类社会和灵长类的社会文化中,变化往往都来自年轻一代。当一个猴子发现一种更好的清洗食物的方式.或者当人们追求新的流行时尚或者性别角色时,这种创新大多来自年轻人,而且通常首先会被其他年轻人所接受。于是,文化传统在延续中变化着。

小 结

受到最多研究的社会角色——性别角色.反映了文化的重大影响。不同文化背景及不同时代的性别角色差异非常大。主要的文化影响并不是由父母直接带来的。而是通过同伴的影响。

748第二编社会影响

结论

生物和文化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因为文化是在生物因素的基础上对个体施加影响的。那么,生物和文化如何相互影响呢?而且我们自身的人格特点又如何与环境相互影响呢?

生物因素与文化因素

我们不需要把进化影响和文化影响看做是对立的成分。文化规范对我们的态度和行为有微妙而强大的影响,但是它并不能独立于生物因素而起作用。所有的社会和心理因素归根结底仍然是生物因素。如果他人的期待能影响我们。那这其实也是我们生物程序的一部分。此外,对于那些生物遗传所引发的因素.文化则起到加强的作用。如果基因和激素预先设定男性比女性更加富有攻击性。那么文化可能会以那些期待男性坚强而女性亲善的社会规范来强化这种设定。

生物和文化因素也有可能存在交互作用(interact)。

当今的遗传科学显示出经验是如何运用基因改变大脑的(Quarts&Sejnowski,2002)。环境刺激能够产生新的脑细胞以分化感受器。视觉经验可以生成发展大脑视觉区的基因。父母的爱抚可以产生有助于后代应对未来压力事件的基因。基因不只是限制我们.它还会根据我们的经验做出适应性的行为反应。

生物因素和经验因素可以相互作用。尽管生物特性会影响环境的反应方式。人们对贝克汉姆和木讷的伍迪·艾伦会有不同的反应方式。男性,身高比女性高8%,肌肉含量高一倍,因此他们可能会有不同于女性的经历。或许应该考虑这样一种情况:存在这样一个非常强硬的文化规范规定,男性应该比他们的女性伴侣高。在一个研究中,720对夫妇中只有一对不符合上述规范fI:illis&Avis.1980)。我们可以推测出心理学的解释:也许身高(或者社会化

其他因素

(例如生物因素等)

男女的

不同分工

对性别角色的

期待

与性别有关的

技能和信念

年龄)优势有利于帮助男性维护对女性的社会权力地位。

但是我们同样可以推测到这种社会规范深层的进化意义:如果人们偏好相同身高的伴侣,那么高大的男性和矮小的女性就可能找不到合适的伴侣了。进化要求男性趋向于比女性更高。而文化也会做类似的设定。于是选择伴侣时的身高规范就是生物和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艾利丝·伊格利和温迪·伍德(I]agly&Wood,1999;1Eagly.1987)提出了生物与文化因素的交互作用理论(图5—7)。他们认为存在许多不同的因素,包括生物影响.儿童期的社会化经历,导致了男女两性不同的社会分工。成年以后,直接影响社会行为性别差异的是反映两性很少有夫妇违反“丈夫的身高更高”的社会规范。

两性行为

差异

图5—7 两性社会行为差异的社会角色理论各种影响因素,包括童年经历等。使得男女两性具有不同的角色。正是这些不同角色的期待和信念影响了男女两性的行为。

资料来源:Adapted from Eagly,1987.and Eagly&Wood.1991.

~歹

歹~

~歹

第5章基因、文化和性别749

趔 ’吲 "rl[2 罄” 爿:量f一甏f二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瞄 ┃豳 ┃重£工三鬣蚕—蹙 ┃警; ┃譬; ┃曩 ┃】 ┃疆 ┃恩 ┃蟹 ┃旦 ┃翳 ┃隘 ┃毯 ┃譬 ┃E ┃a ┃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一 ┃ ┃ ┃ ┃ ┃ ┃ ┃ ┃ ┃ ┃ ┃ ┃ ┃ ┃ ┃┣━━┻━┻━┻━┻━━━┻━━━┻━━━┻━━━━━━━━━┻━━━┻━━━┻━━┻━━┻━━┻━━┻━━┻━━┻━━┻━━┻━━┻━━┻━┻━━┻━━━━┻━┻━┻━┻━┫ ┣━┻━┻━┫ ┣━┻━┻━┻━┻━┫┃ 我在2()世纪70年代早期因为一项社会影响的研究 去,似乎女性的刻板印象比男性白 ┃{ ┃板印象j ┃受 ┃ ┃┃项目开始涉足性别领域的研究。像今天的许多女性主义 然而,善良等特性会削弱女性在那 ┃目 ┃需要果断 ┃与: ┃ ┃┃ ┃_ ┃ ┃ ┃ ┃

┃活动家一样,我最初认为.尽管对女性有消极的文化刻 为的情境中的能力和效率。 ┃ ┃ ┃ ┃ ┃┃板印象.但女性和男性的行为本质上是相同的。经过这 ┃ ┃ ┃ ┃ ┃┃么多年.我的看法有了相当大的改变。我发现男性和女 ┃ ┃ ┃ ┃ ┃┃ ┣━━╋━━━━━╋━━━╋━━━━━━━━━┫┃性的一些社会行为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在那些 ┃ ┃.嘲 ┃ ┃ ┃┃ ┃ ┃ ┣━━━╋━━━━━━━━━┫┃考虑了性别角色的条件下、 ┃ ┃ ┃ ┃ ┃┃ 人们不应该认为这些差异必然反映出对女性的不公。 ┃ ┃ ┃ ┃ ┃┃ ┣━━┻━┳━━━╋━━━╋━━━━━━━━━┫┃女性对他人的高敏感性以及更加民主化的待人方式在很 艾丽斯.伊格利 ┃翻 ┃ ┃ ┃ ┃┃ ┃ ┣━━━╋━━━╋━━━━━━━━━┫┃多情况下都具有优势。事实上,我通过性别刻板印象的 (A z如。Eagly) ┃ ┃ ┃ ┃ ┃┃研究发现.如果我们把所有积极和消极的特质都考虑进 西北大学 ┃ ┃ ┃ ┃ ┃┗━━━━━━━━━━━━━━━━━━━━━━━━━━━━━━━━━━━━━━━━━━━━━━━━━━━━━━━━━━━━━━━━━━━━━━━━━━━━━━━━━━━━━━┻━━━━┻━━━┻━━━┻━━━━━━━━━┛劳动方式的社会角色。男性由于他们的力量和速度。似乎被放置在需要身体力量的角色中。而女性由于其生育和抚育孩子的能力使得她们更多地属于照顾者的角色。于是男女两性就各自倾向于表现那些符合角色期待的行为.同时进一步塑造自己的技能和信念。因而自然和养育构成了一张“彼此缠绕的网”。

对185个社会的分析表明男性大多从事狩猎和伐木工作,女性负责90%的洗衣做饭等工作,而在种植、收割和挤牛奶的工作中两性比例相似。随着性别角色变得越来越平等。伊格利预测说性别差异“将会逐渐缩小”。

确实如伊格利和伍德(1999)提到的,那些性别角色相对平等的文化中。男女选择伴侣方面的偏好差异(即男性追求年轻女性及打理家务的能力.女性要求男性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就会更小。同样。随着在传统男性岗位中工作的女性越来越多。自我报告的男性特征/女性特征中的性别差异也越来越小(Twenge,。1997)。由于男性和女性开始扮演越来越相似的角色.他们的心理差异也越来越小。尽管生物因素将男性设定为从事力量型工作.而女性从事照顾孩子的工作,但是伍德和伊格利(2000)总结说, “男性和女性的行为是可塑的.以至于两性个体都能够在各种水平上有效扮演社会角色。”除了现在对于高社会地位角色所需要的男性能力和进取性的重要性逐渐降低以外,低出生率意味着女性较少地受怀孕和抚育后代的束缚。伴随着反种族歧视法的出台和雇用最优秀人才(不论性别如何)的竞争压力.结果将会不可避免地提高两性地位的平等性。

生物和社会化对人们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影响到目前为止似乎都很重要,因为我们扮演的角色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行为。如果男性更加专断而女性更加关怀他人,这可能是由于他们各自分别扮演的是强有力的角色和提供关怀的角色。当工人(不论男女)从与上司谈话转向与下属谈话时,他们会变得更加自信(Moskowitz&others,1994.)。

环境与人的力量

物理学家尼尔·玻尔(.Niels Bohr)说: “有微不足道的事实。也有伟大的真理发现。微不足道事实的反面很显然是错误的,而伟大真理的反面依旧是事实。”这一部分关于社会影响的各个章节都揭示出这样一个伟大的事实:社会环境具有巨大的力量。这种关于外部强大压力的事实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有时我们像墙头草那样做出被动的行为。但是,我们并不像墙头草那样完全被环境操纵。

我们行动,我们反抗。我们对环境做出反应,并获得环境的应答。我们可以抗拒社会情境,甚至有时候可以改变环境。因此,关于“社会影响”的每一个章节都会在结论中呼吁人们关注重要事实的对立面:人的力量。 [请思考:如果玻尔的陈述是一个伟大的真理.那么其对立面是什么?]

也许对文化力量的强调会令我们有些不舒服。多数人不喜欢听到外部力量决定我们行为的解释:我们把自己视为自由的生灵,是我们自己行动的主宰(至少是我们比较好的行为)。我们意识到相信社会决定论会引发如哲学家

本书由“ xiaolipan.com”整理, xiaolipan.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电子书下载!!!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