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外国名著 > 原子習慣

10 如何找出並解決壞習慣的成因


10 如何找出並解決壞習慣的成因



  二○一二年末,我坐在伊斯坦堡一間老公寓裡,距離知名的獨立大道只有幾個街區。我當時正在土耳其進行四日遊,而我的導遊麥克坐在幾呎外的老舊扶手椅上放鬆。

  麥克其實也不算真的導遊,來自緬因州的他在土耳其住了五年,主動提議要帶我遊覽這個國家。那晚,我受邀與麥克和他的幾名土耳其好友共進晚餐。

  七個人當中,除了我之外,每個人都曾經每天至少抽一包香菸。我問其中一個土耳其人怎麼會開始抽菸。「就朋友啊。」他說,「一定都是從朋友開始。看到一個朋友抽,你就跟著嘗試。」

  真正有意思的是,房裡半數的人都戒菸成功。當時的麥克已經幾年沒碰菸,他斬釘截鐵地表示,一切都要歸功於一本叫作《1000萬人都說有效的輕鬆戒菸法》的書。

  「那本書幫你擺脫抽菸的心理負擔。」麥克說,「那本書告訴你:『不要再騙自己了,你知道你不是真心想要抽菸,你知道你不是真心享受抽菸這回事。』那本書讓你覺得自己不再是受害者,你開始了解自己並不需要抽菸。」

  我從沒抽過菸,但我後來還是出於好奇讀了那本書。作者運用一套有趣的策略,幫助吸菸者消除渴望。他有系統地重新建構與抽菸相關的所有提示,並賦予它們新的意義。

  以下是幾個例子:


 你以為自己在戒菸,其實你根本沒有在戒除什麼,因為香菸對你根本沒好處。

 你以為要靠抽菸才能社交,但這是錯的。一根菸都不抽也能社交。

 你以為抽菸可以幫你消除壓力,其實根本不會。抽菸不會放鬆你的神經,只會毀掉神經。


  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說這樣的話。他說:「讓你的腦袋清楚明白,戒掉抽菸,你什麼都沒有失去,反而在健康、活力、金錢、信心、自重、自由上得到絕佳的正面成長;最重要的是,你未來生命的長度與品質也隨之增加。」

  等你讀完那本書,會覺得抽菸是世界上最荒唐的事;而當你不再期待抽菸能帶來任何益處,就沒有抽菸的理由了。這就是行為改變第二法則的反轉:讓習慣毫無吸引力。沒錯,我知道這個概念聽起來似乎過分簡單,只要念頭一轉,就能戒菸成功。不過,請花點時間聽我說明。



採取行動的渴望從何而來


  每個行為都有表層的渴望與深層的潛在動機。我常常有類似這樣的渴望:「我想吃墨西哥捲餅。」如果你問我為什麼想吃墨西哥捲餅,我不會說:「因為我需要進食才能生存。」但事實上,在心底深處,激勵我去吃墨西哥捲餅的動機確實是因為我要進食才能生存。雖然渴望的特定對象是墨西哥捲餅,潛在動機卻是取得食物與水。

  以下是人類的一些潛在動機:


 保存能量

 取得食物與水

 找到愛情並繁衍後代

 與他人建立關係

 贏得社會的接納與認可

 減少不確定性

 取得地位與聲望


  渴望只是深層潛在動機的特定顯現。在演化的過程中,人類的大腦並沒有抽菸、上 Instagram 或打電動的欲望;在較深的層次,你只是想要減少不確定性並舒緩焦慮、想要贏得社會的接納與認可,或是想要取得地位。

  看看那些會讓人養成習慣的產品,你會發現,幾乎每一項都沒有創造新的動機,而是抓住人性的潛在動機。


 找到愛情並繁衍後代=使用 Tinder 之類的手機交友軟體

 與他人建立關係=滑臉書

 贏得社會的接納與認可=在 Instagram 上發動態

 減少不確定性=用 Google 查詢

 取得地位與聲望=打電動


  你的習慣是古老欲望的現代解決方案、古老惡習的新版本,人類行為背後的潛在動機仍舊相同。我們表現出來的特定習慣因為時代不同而有所差異。

  有力的部分來了:有許多不同的方法可以解決同樣的潛在動機。某個人也許學會用抽菸來抒解壓力,另一個人則學會用跑步來減低焦慮。目前的習慣不見得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手段,而只是你學會使用的手段。一旦把某個解決方案與你必須解決的問題連在一起,你就會一直回頭使用它。

  習慣與聯想大有關係,這些聯想決定了我們對某個習慣是否值得重複的預測。如同在行為改變第一法則討論到的,人的大腦隨時都在吸收資訊,留意環境裡的提示,每當你察覺到一個提示,大腦就會開始模擬,預測下一刻應該怎麼做。


  提示:你注意到爐子很燙。

  預測:如果碰到爐子就會燙傷,所以我應該避免碰到。


  提示:你看到綠燈。

  預測:如果踩油門,我就會安全穿過這個路口,並且離目的地更近一些,所以我應該踩油門。


  你察覺一個提示,依照過往經驗將其歸類,然後決定合適的回應。

  這全都發生於瞬息之間,卻在你的習慣裡扮演關鍵角色,因為每個行動之前都有個預測。生命感覺起來是反應式的,其實是預測式的。一整天,你都在根據自己剛剛看見什麼及過往經驗猜測應該如何行動,你隨時都在預測下一刻會發生什麼。

  我們的行為非常依賴這些預測;換言之,我們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對所發生事件的詮釋,而不一定是事件本身的客觀事實。兩個人看著同一根香菸,一個人可能感受到抽菸的衝動,另一個人可能因菸味而心生厭惡。根據不同的預測,同樣的提示可能觸發好習慣,也可能觸發壞習慣。習慣的成因,其實就是行為發生前的預測。

  這些預測會帶來感覺,我們通常就是這樣描述渴望的──一種感覺、欲望、衝動。感覺與情緒將我們察覺到的提示與我們做出的預測,轉變為可供運用的信號。它們幫忙解釋了我們目前感受到的事物。舉例來說,不管你有沒有意識到,你現在正在注意自己當下感受到的溫度。下降一度,你也許什麼都不會做;但下降十度,你就會覺得冷,然後多加一層衣服。冷的感覺就是刺激你採取行動的信號。你一直都在讀取提示,但只有預測到改變狀態會讓自己比較好時,你才會採取行動。

  渴望就是少了某樣東西的感覺,是改變內在狀態的欲望。當溫度下滑,身體當下的感覺與它想要的感覺之間出現差距,而這個當下狀態與想要的狀態之間的差距,就提供了採取行動的理由。

  所謂欲望,就是當下狀態與未來想要有的狀態之間的差距。即使最微小的行為,都帶有一點想要改變當下感受的動機。當你暴飲暴食、點菸或上社群媒體,你真正想要的並不是洋芋片、香菸或幾個「讚」,而是不一樣的感覺。

  感覺與情緒告訴我們是要維持現狀或做出改變,幫助我們找到最佳行動方案。神經學家發現,當感覺與情緒受損,我們會失去做決定的能力,因為沒有信號告訴我們要追求什麼、避免什麼。如同神經學家安東尼歐.達馬吉歐解釋的:「讓你決定事情是好、是壞,或無關緊要的,就是情緒。」

  總結而言,你感受到的特定渴望,以及你執行的習慣,其實是在嘗試處理基本潛在動機。當習慣成功處理了某個動機,你就產生再次去做的渴望;最後,你學會預測上社群媒體可以讓自己覺得被愛,或是看 YouTube 影片會讓自己忘卻恐懼。與正面感受產生連結之後,習慣就有了吸引力──我們可以善用這個洞見,而不要用來損害自己。



如何重新設定大腦,讓自己享受困難的習慣


  只要能讓困難的習慣與正面感受產生連結,它們就會變得更有吸引力。有時候,你需要的只是小小的轉念。舉例來說,我們常常提到一天當中必須做的每件事:你必須早起上班,你必須為了生意打一通業務拜訪電話,你必須為家人準備晚餐。

  現在,把兩個字改掉看看:不是「必須」,而是「可以」。你可以早起上班,你可以為了生意打一通業務拜訪電話,你可以為家人準備晚餐。只是改變兩個字,就讓你用不同方式看待每件事;原本被你視為負擔的行為,如今成了機會。

  重點是,兩個版本的現實都是真的。你必須做這些事,但你也可以做這些事。無論選擇哪一種心態,我們都能找到支持的證據。

  我聽過一個坐輪椅的人的故事。被問到受限於輪椅上是不是很辛苦時,他答道:「我沒有被輪椅限制啊──我是被輪椅解放。如果沒有輪椅,我就只能躺在床上,出不了家門。」這種觀點的轉換徹底改變了他每天過生活的方式。

  重新思考你的習慣,把重點放在益處,而非壞處。這是一個快速而輕鬆的方式,使你重新設定大腦,讓習慣顯得比較有吸引力。


  運動:很多人想到運動,就覺得那是一項充滿挑戰性的任務,耗費精力,令人力竭。然而,你也可以把運動視為培養技巧與強身健體的方式。與其告訴自己:「我必須晨跑。」不如說:「是時候培養耐力、加快速度了。」

  財務:大家往往把省錢與犧牲聯想在一起,然而,只要了解一個簡單的事實,你就能把省錢與自由聯想在一起,而不是限制:目前的省吃儉用,等於增加未來的財務自由;這個月省下來的錢,提高了你下個月的購買力。

  靜心:每個曾經嘗試靜心超過三秒的人都知道,當令人分心的事物突然出現在腦海裡,有多讓人沮喪。而當你了解每一次的干擾都是一次機會,讓你得以練習重新專注於呼吸,就能把挫折感轉化為喜悅。分心是好事,因為分了心,才能練習靜心。

  賽前緊張:做大型簡報或參加重要競賽之前,許多人都會覺得焦慮,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如果負面詮釋這些感覺,我們會感受到威脅,加倍緊繃;若能正面詮釋這些感覺,我們就能流暢優雅地應對。你可以把「我好緊張」重新表達為:「我很興奮,所以身體大量分泌腎上腺素幫助我專注。」


  這些小小的心態轉變並非魔法,但有助於改變你與特定習慣或情境聯想在一起的感覺。

  倘若想要更進一步,你可以創造一個動機儀式。只要練習把習慣與你很享受的某件事物聯想在一起,往後每當需要一點動機時,就可以把這個提示拿出來用。舉例來說,如果每次做愛前都播同一首歌,你就會開始把音樂跟這個行為連在一起。以後每次想要進入這個心情,按下播放鍵就好。

  來自匹茲堡的拳擊手兼作家艾德.拉提莫爾在不知不覺中得益於類似的策略。他寫道:「我發現一件很奇怪的事,寫作的時候,只要把耳機戴上,我的專注力就會提升,甚至不用播放任何音樂。」他在不知不覺中訓練了自己。一開始,他戴上耳機,播放一些自己喜歡的音樂,然後進行需要專注力的工作;五次、十次、二十次之後,戴上耳機自動成為與高度專注有關的提示。渴望自然隨之而來。

  運動員用類似的策略讓自己進入狀態。在我的棒球生涯中,我發展出一套在賽前拉筋與傳接球的特定儀式。整個過程大概十分鐘,而我每場比賽之前都會照著同樣的方法做。這個儀式幫助我熱身,但更重要的是,它把我放進正確的心理狀態。我開始把這套賽前儀式與競爭和專注的感覺連在一起,就算本來不特別積極,等到整套儀式做完,我就會進入「比賽模式」。

  你可以為了幾乎任何目的調整這個策略。假設你想要提升整體的快樂程度,那麼就尋找一件讓你真正快樂的事──例如撫摸你的狗或洗泡泡浴──然後創造一個簡短的儀式,在每一次做這件你喜愛的事情之前執行。也許是深呼吸三次,然後微笑。

  深呼吸三次,微笑,摸狗狗。重複。

  最後,你會開始把這個深呼吸與微笑的儀式跟好心情聯想在一起,它成了一個意味著覺得快樂的提示。一旦設定好,以後每次需要改變情緒狀態時都能拿出來用。工作有壓力?深呼吸三次,然後微笑。生活讓你傷心?深呼吸三次,然後微笑。習慣一旦確立,提示就能觸發渴望,即使它與原本的情境沒有什麼關係。

  想要找出並解決壞習慣的成因,關鍵就是重新架構你對它們的聯想。這並不容易,但如果可以重新設定你的預測,就可以把困難的習慣轉變為有吸引力的習慣。



本章總覽

行為改變第二法則的反轉,就是「讓習慣毫無吸引力」。

每個行為都有表層的渴望與深層的潛在動機。

習慣是古老欲望的現代解決方案。

習慣的成因,其實就是行為發生前的預測。預測帶來感覺。

強調避免某個壞習慣的益處,會讓它顯得沒有吸引力。

與正面感受產生連結,習慣就有吸引力;與負面感受產生連結,習慣就沒有吸引力。創造一個動機儀式:在執行困難的習慣之前,做一件你很享受的事。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