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外国名著 > 原子習慣

9 家人與朋友如何形塑你的習慣


9 家人與朋友如何形塑你的習慣



  一九六五年,匈牙利人拉茲洛.波爾賈寫了一系列奇怪的信給一位名叫克拉拉的女人。

  拉茲洛深信努力的價值;事實上,那是他唯一相信的東西:他徹底否定天生才能的概念。他主張,透過刻意練習與培養良好的習慣,孩子可以在任何領域成為天才。他的格言是:「天才不是生出來的,而是教育與訓練出來的。」

  拉茲洛的信念強烈到令他想要以自己的小孩測試──他寫信給克拉拉說他「需要願意一起登上這艘船的妻子」。身為教師的克拉拉雖不如拉茲洛堅決,卻也相信適切的指導可以讓任何人增進技能。

  拉茲洛覺得西洋棋會是個合適的實驗領域,於是擬出一項把孩子養育成西洋棋神童的計畫:他的孩子會在家自學,這在當時的匈牙利很罕見;家裡會擺滿西洋棋相關書籍及知名棋士的照片,而孩子們會時常跟彼此對弈,並且盡可能參加最高階的賽事;針對小孩在賽事裡遇上的所有對手,他們會歸納出最詳盡的檔案。他們將把自己的人生都奉獻給西洋棋。

  拉茲洛成功追到克拉拉。幾年之內,兩人生下三個女兒:蘇珊、蘇菲亞與茱蒂。

  長女蘇珊四歲開始下棋。六個月後,她就在棋盤上擊敗成人。

  次女蘇菲亞更厲害。年僅十四歲就成為世界冠軍的她,在幾年後取得特級大師的頭銜。

  么女茱蒂是三人之中最優秀的。她在五歲時擊敗自己的父親,十二歲時成為史上最年輕名列世界一百強的棋士,接著又以十五歲四個月的年紀成為史上最年輕的西洋棋特級大師──比之前的世界紀錄保持人鮑比.費雪更年輕。她以世界排名第一的西洋棋女棋士之姿統治棋壇長達二十七年。

  再怎麼保守地說,波爾賈姊妹的童年都算不上正常。但是如果問她們,她們會說自己的生活方式不乏吸引力,甚至很令人享受。在媒體的訪問中,波爾賈姊妹說自己的童年有趣好玩,並不會令她們感到筋疲力竭。她們熱愛西洋棋,下再多都不夠。據報導,拉茲洛曾經發現蘇菲亞半夜躲在浴室下棋,便趕女兒回房睡覺:「蘇菲亞,放下棋子!」蘇菲亞答道:「爸爸,是它們不肯放下我啊!」

  波爾賈姊妹在以西洋棋為絕對優先的文化中成長──因為西洋棋而受到誇獎,因為西洋棋而獲得獎賞。在她們的世界裡,著迷於西洋棋很正常。而我們接下來就會發現,在所處文化中被視作常態的習慣,就是最具吸引力的行為。



社會常規的誘人拉力


  人類是群居動物。我們想要融入群體,想與他人建立關係,想要贏得同儕的尊敬與肯定。對生存來說,這種傾向是必要的。在人類演化歷史的多數時間裡,我們的祖先都生活在部落中,而與部落分離──或者更糟,被部落放逐──等同死刑。「孤狼必亡,群狼得生。」1

  相較之下,與他人合作並建立關係的人享有更好的人身安全、交配機會,也更容易取得資源。如同達爾文指出的:「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中,學會合作且最能臨機應變的人總會取得優勢。」因此,「歸屬」成了人類最深的欲望之一,而這個遠古的偏好對現代人的行為仍有強大的影響力。

  我們最早的習慣並非來自選擇,而是模仿。家人與朋友、教會或學校、本地社群與整個社會把劇本傳給我們,我們照著演出。每個文化與群體都有各自的期待與標準──該不該結婚、該何時結婚、該生幾個小孩、該慶祝哪些節日、該花多少錢舉辦小孩的生日派對。這些社會規範在很多方面都是引導你日常行為的隱形規則,縱然不是隨時都在想,你總是把它們放在心底。你往往自然而然地遵循所處文化的習慣,不假思索,不去質疑,有時甚至根本不記得。如同法國哲人蒙田所寫的:「在生活中,我們被社會的風俗與習慣橫掃。」

  多數時間裡,隨波逐流不會讓人覺得有負擔。每個人都想要有歸屬感。如果你成長於一個以西洋棋技巧論功行賞的家庭,下西洋棋似乎就是很有吸引力的事;如果工作場合裡每個人都穿高級西裝,你很有可能也會砸錢購入一套;假如所有的朋友都在玩一個只有他們懂的哏或使用一個新詞,你也會想要這麼做,好讓他們知道你「很了」。能幫助我們融入群體的行為就有吸引力。

  我們尤其會模仿三種群體的習慣:


  1.親近的人

  2.多數的人

  3.有力的人


  每個群體都提供了運用行為改變第二法則的機會,讓習慣更有吸引力。


  1.模仿親近的人

  接近程度對行為有強大的影響。如同我們在第六章所見,這適用於物理上的環境,但在社會環境上也一樣適用。

  我們從周遭的人身上學得習慣。我們效法父母處理爭端的方式、同儕打情罵俏的方式、同事遂其所願的方式;看到朋友吸大麻,你也會試一試;要是妻子睡前會檢查門有沒有確實鎖上,你也會養成這個習慣。

  我發現自己常常在不自覺的狀況下模仿身邊人們的行為。對話時,我會自動擺出跟對方相同的姿勢;念大學時,我跟室友有著一樣的說話方式;到別的國家旅遊時,儘管提醒自己不要這麼做,我依然會無意識地模仿當地口音。

  一般來說,跟某人愈親近,愈有可能仿效對方的某些習慣。一項開創性的研究持續追蹤一萬兩千人長達三十二年,發現「若一個人身邊有個朋友變胖,那個人變得肥胖的機率會提高百分之五十七」;反之亦然,另一項研究發現,夫妻或情侶間的某一方變瘦,另一方也有三分之一的機率跟著變瘦。家人與朋友提供某種隱形的同儕壓力,把我們往他們的方向拉過去。

  當然,同儕壓力不見得不好,除非你身邊都是壞朋友。太空人麥克.馬西米諾在麻省理工學院讀研究所時,選修了一門小班制的機器人學。班上十個學生裡,有四個後來成為太空人。假如你的目標是上太空,那間教室大概是地表上能提供你最佳文化的所在。同樣地,一項研究發現:十一或十二歲時最好的朋友智商愈高,你到了十五歲時智商也會愈高。我們會吸收周遭人們的特質與習慣。

  要打造更好的習慣,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加入一個把你想要的行為視作常態的文化之中。當你看到其他人每天都在做,新習慣便顯得可行。如果你被健美的人圍繞,就更有可能把健身視為尋常的習慣;如果你被爵士樂愛好者圍繞,就更有可能相信每天演奏爵士樂很合理。所處的文化決定了你對何謂「正常」的期待。讓身邊圍繞著擁有你想要的習慣的人,你們將一起成長。

  為了讓習慣更有吸引力,你可以更進一步執行這項策略。

  你加入的文化應該具備兩個特點:一,你想要的行為是常態;二,你跟這個群體本來就有某些共同點。

  紐約市的企業家史帝夫.坎姆經營一家叫「書呆子健身網」的公司,其宗旨是「幫助書呆子、格格不入者及怪咖瘦身,並且變得強壯、健康」,他的顧客包括想要練出好身材的電玩愛好者、電影狂,以及再平凡不過的普通人。許多人第一次進健身房或嘗試改變飲食,都會覺得不自在,但如果你本來就跟群體中的人有相似之處──例如你們都熱愛《星際大戰》──改變就會更有吸引力,因為跟你一樣的人已經在做了。

  沒有任何事物比「屬於某一族群」的感覺更能支撐動機,這種歸屬感把個人的追求轉化為共同的追求。在此之前,你只能靠自己,你的身分是單數的:你是一個愛好閱讀的人。你是一個音樂家。你是一個運動的人。加入一個讀書會、樂團或自行車隊之後,你的身分就跟身邊的人連結在一起,成長與改變不再是個人的追求:我們是愛好閱讀的人。我們是音樂家。我們是單車騎士。有的身分開始強化你的個人身分,正因如此,達成目標之後繼續留在群體內,對維持習慣而言至關重要。能讓新的身分根深柢固,並讓行為持久的,就是友誼與社群。


  2.模仿多數的人

  一九五○年代,心理學家所羅門.艾許做了現在眾多大學生必修的一系列實驗。實驗一開始,受試者跟一群陌生人進入一個房間。受試者並不知道其他參與者是研究人員安插的演員,他們面對某些問題會說出預設的答案。

  這群人會先看到一張卡片,上面畫著一條直線,然後看到第二張卡片,上面畫著幾條直線。每個人都被要求在第二張卡片上選出與第一張卡片那條線長度最接近的直線。這是非常簡單的任務,下頁的圖是該實驗中兩張卡片的範例:

  實驗都以同樣的方式開始。首先,研究人員會先問一些簡單的問題,每個人都正確挑選同一條線;幾回合之後,研究人員會丟出一個答案跟之前同樣顯而易見的問題,但不同的是,這次那些演員會刻意挑選錯誤的答案。以圖10為例,演員們會說答案是A。每個演員都會說兩條線一樣長,雖然明明不一樣。

  不知道詭計的受試者馬上會覺得很困惑,張大眼睛,以笑容掩蓋緊張。他們會再次確認其他參與者的反應,而當參與者一個接一個給出同樣的錯誤答案時,受試者的不安也隨之升高。沒多久,受試者就開始懷疑自己的眼睛,最後給出自己明知道不正確的答案。


  


  艾許以很多不同的方式進行這項實驗多次。他發現,演員的數量愈多,受試者的從眾程度愈高。如果房裡只有受試者和一個演員,受試者的選擇不受任何影響,他只會覺得對方是笨蛋;房裡有受試者和兩個演員,影響還是不大;但是,當演員數量從三個、四個,一路增加到八個,受試者愈來愈傾向質疑自己。待整個實驗結束,將近百分之七十五的受試者都同意群體的答案,縱使那個答案很明顯是錯的。

  不確定該怎麼做時,我們會依賴群體指引行為。我們時常環顧四周,心想:「其他人都在做什麼?」我們看亞馬遜、Yelp 或 TripAdvisor 上面的評價,因為我們想要仿效「最棒的」購物、飲食及旅遊習慣。這通常是個聰明的策略,數量有其意義。

  不過,這項策略也有缺點。

  族群的常態行為往往會壓過個人想要的行為。例如,一項研究發現,某群黑猩猩中的一隻學會了一種撬開堅果的有效方式,然後被轉到另一個群體,結果發現這個新群體裡的其他黑猩猩都用比較拙劣的方式撬開堅果。為了融入群體,牠會避免使用那個較優越的方法。

  人類也一樣,服從群體規範的內在壓力極大。被接納的獎賞往往大於贏得爭論、顯得聰穎或求得真相的獎賞,大多數時間,我們寧願跟大家一起錯,也不要自己一個人對。

  人類的心智知道如何與他人好好相處,它想要跟他人好好相處。這是我們的自然設定,你可以無視之──你可以選擇無視群體或不顧他人的看法──但這需要努力。逆著所處文化的常理而行,需要投注額外的心力。

  當改變習慣意味著挑戰族群,改變就沒有吸引力;而當改變習慣意味著融入族群,改變就變得很有吸引力了。


  3.模仿有力的人

  人都是追求力量、聲望和地位的。我們希望外套掛滿榮譽勳章,我們想要掛上總裁或合夥人的頭銜,我們渴望他人的認可與讚美。這樣的傾向也許看似虛榮,其實卻是聰明之舉。縱觀歷史,擁有力量與地位的人可以得到較多資源,比較不用擔心生存,也是較有吸引力的交配對象。

  有助於贏得尊敬、認可、讚賞與地位的行為比較吸引我們。我們希望在健身房裡做到暴力上槓,或是彈出最困難的和弦進程,或是生下最有成就的孩子,因為這些事情能讓我們在群體裡鶴立雞群。融入之後,我們就開始想辦法突出。

  因此,我們非常在意高效者的習慣。我們試圖仿效成功人士的行為,因為我們自己也渴望成功。許多日常習慣都來自模仿自己欣賞的人:你複製產業中最成功企業的行銷策略,你使用最愛的麵包師傅的食譜,你借用最喜歡的作家的敘事套路,你學習老闆的溝通方式。我們會模仿自己羨慕的對象。

  地位高的人享有其他人的認可、尊敬與讚美。這也代表,倘若一個行為能讓我們獲得認可、尊敬與讚美,我們就會覺得那個行為有吸引力。

  此外,我們也有動機去避免會降低地位的行為。我們修剪樹籬、整理草皮,因為不想成為社區裡的老鼠屎;我們會在母親來訪之前打掃家裡,因為不想被批判。我們一直在思索:「別人會怎麼看我?」然後依照答案修正自己的作為。

  波爾賈姊妹──本章開頭提到的西洋棋神童──證明了社會對行為的影響有多麼強大而深遠。三姊妹每天花費許多小時精進西洋棋技能,如此非凡的努力持續數十載,但這些習慣與行為之所以能夠維持吸引力,部分原因是她們所處的文化對西洋棋的看重。從父母的誇獎,到西洋棋特級大師這種成就與身分標記,她們大有繼續努力的理由。



本章總覽

所處文化決定了哪些行為對我們有吸引力。

我們傾向養成被所處文化誇讚與認可的習慣,因為我們有融入與歸屬於族群的強烈渴望。

我們往往會模仿三種人:親近的人(家人與朋友)、多數的人(族群),以及有力的人(有地位與聲望的人)。

打造更好習慣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加入具備以下兩個特點的文化:一,你想要的行為是常態;二,你跟這個群體本來就有某些共同點。

族群的常態行為往往會壓過個人想要的行為。大多數時間,我們寧願跟大家一起錯,也不要自己一個人對。

若一個行為能獲得認可、尊敬與讚美,我們就會覺得那個行為有吸引力。



  1 很高興可以在這本書裡引用《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的臺詞。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