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外国名著 > 原子習慣

〈附錄〉來自行為改變四法則的一些啟示


〈附錄〉

來自行為改變四法則的一些啟示



  在這本書裡,我介紹了人類行為的四階段模型:提示、渴望、回應、獎賞。這個架構不只教我們如何創造新習慣,也透露了關於人類行為的一些有趣洞見。


  


  在附錄這個單元,我收集了一些符合這個模型的小啟示(包含一些常識)。提出這些例子的目的是想讓大家清楚知道,在描述人類行為時,這個架構的涵蓋面之廣、實用性之高。一旦了解這個模型,在每個地方都會看見範例。


 覺察早於欲望:為提示賦予意義之後,才會產生渴望。大腦建造出一份情緒或感覺,來描述當下的情境。這表示只有在注意到一個機會之後,渴望才會發生。

 快樂就是無欲無求:當你觀察到一個提示,卻沒有產生改變自身狀態的欲望,那你就是滿足於當下的處境。快樂並非關乎獲得愉悅感(也就是喜悅或滿足),而是關乎欲望的不存在。當你沒有強烈的渴望想要獲得不同的感覺,快樂就會到來。快樂就是你不再想要改變自身狀態時,所進入的狀態。

  然而,快樂倏忽即逝,因為新的欲望必會出現。如凱德.布德里斯所言:「快樂就是一個欲望被滿足與新的欲望形成之間的空檔。」同理,受苦就是渴求狀態改變與達成改變之間的空檔。

 我們追求的是愉悅的「概念」:我們尋求自己在心裡製造出來的愉悅的形象。在行動當下,我們並不知道獲得那個形象會怎樣(甚至不知道那能否滿足我們),滿足感只會在之後到來。這就是奧地利神經學家維克多.弗蘭克所說的:「快樂無法被求得,它是隨之而來的。」欲望是求得的,而愉悅緊接著行動發生。

 平靜就是不把觀察結果變成問題:任何行為的第一步都是觀察。你注意到一個提示、一些資訊、一個事件,如果沒有因此採取行動的欲望,就能感覺平靜。

  渴望就是想要修正。觀察而沒有渴望,就是明白自己不需要修正任何事。你的欲望沒有氾濫,你並不渴求改變現狀。你的心智沒有製造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你只是觀察著、存在著。

 夠大的「為何」可以克服所有的「如何」:德國哲學家兼詩人尼采寫過一句名言:「知道自己為何而活,就能忍受任何活法。」這句話隱含一個關於人類行為的重要真相。若有足夠強大的動機和欲望(也就是你「為何」行動),就算非常艱難,你仍會採取行動。強大的渴望驅動強大的行為──無論阻力多大。

 聰明不如好奇:擁有動機與好奇心比聰明有用,因為會帶來行動。光是聰明,永遠不會產生成果,因為聰明無法讓你行動。刺激行為的是欲望,不是智力。如企業家兼投資人納瓦爾.拉威康特所言:「做任何事的要訣就是先培養對那件事的欲望。」

 情緒驅動行為:每個決定在某種程度上,都是情緒的決定。無論採取行動的邏輯原因為何,只有情緒能讓你產生採取行動的衝動。事實上,大腦情緒中樞受損的人可以列出一堆採取行動的理由,但還是不會去做,因為他們沒有促使自己採取行動的情緒。這就是為什麼渴望先於回應出現。感覺先出現,接著才是行為。

 只有在情緒之後才可能有理性與邏輯:大腦的首要模式是感覺,次要模式才是思考。我們的首要回應──大腦裡快速而無意識的部分──專門用來感覺與預測,次要回應──大腦裡慢速而有意識的部分──才是負責思考的部位。

  心理學家將其稱為「系統一」(感覺與快速判斷)與「系統二」(理性分析)。感覺先出現(系統一),接著理性才會介入(系統二)。兩者密切合作時,效果極佳;兩者相衝突時,則會產生不合邏輯的情緒性思考。

 回應往往追隨情緒:我們的想法與行動源於我們覺得有吸引力的事物,不見得符合邏輯。注意到同一組事實的兩個人可能會有完全不同的反應,因為他們各自透過自己獨有的情緒濾鏡看待這些事實。訴諸情感之所以通常比訴諸理性有效,這便是原因之一。當一項議題煽動了我們的情緒,我們很少還有興趣去了解背後的數據。正因如此,情緒對明智的決策而言可能是極大的威脅。

  換句話說,大部分人都相信合理的回應對自己有益,是能夠滿足自身欲望的回應。從比較情緒中立的角度處理某個狀況,讓你可以基於數據而非情緒做出回應。

 痛苦驅動進步:所有痛苦的源頭都是想要改變現狀的欲望,這同時也是所有進步的來源。改變自身狀態的欲望是你採取行動的力量,「想要更多」推動人類去尋求改進、發展新科技、追求更高的層次。有了渴望,我們就會不滿足,但同時也受到驅策;沒了渴望,我們滿足了,卻也因此缺乏企圖心。

 行動透露你多想得到某樣事物:假如你一直說某件事是你的第一優先,卻從未採取行動,那就不是真心想要。該與自己誠實對話了。你的行動透露了你真正的動機。

 獎賞就在犧牲的另一端:回應(精力的犧牲)總是出現在獎賞(資源的取得)之前。只有在用力奔馳之後,才會得到「跑者的愉悅感」。獎賞只在精力被消耗之後出現。

 自我控制很難,因為無法令人滿足:獎賞就是滿足了你的渴望的結果。這讓自我控制變得無效,因為抑制欲望通常不會消除欲望。抵抗誘惑無法滿足渴望,只是無視渴望而已。這創造了讓渴望通過的空間。自我控制並沒有滿足某個欲望,而是要求你放下它。

 期望決定滿足感:渴望與獎賞之間的差距決定了我們採取行動之後有多滿足。如果期望與結果之間的不一致是正面的(又驚又喜),我們就比較有可能在未來重複某個行為;如果那個不一致是負面的(失望沮喪),未來重複該行為的機率就低了。

  舉例來說,假如你預期得到十元,結果獲得一百元,就會感覺超棒;假如你預期得到一百元,卻只拿到十元,就會感到失望。你的期望會改變你滿足的程度。高期望之後的平庸體驗令人失落,低期望之後的平庸體驗令人愉快。當「喜歡」與「想要」的程度約略相同,你會感到滿足。

  滿足=喜歡-想要

  這樣的智慧讓古羅馬哲學家塞內卡說出這句名言:「窮不是擁有的少,而是想要的多。」當「想要」大於「喜歡」,你永不滿足。你永遠都會更在乎問題,勝過解決辦法。

  快樂是相對的。剛開始公開分享自己寫的東西時,我花了三個月才得到一千名訂閱者。一達到那個里程碑,我馬上通知父母與女友,跟他們一起慶祝。我覺得興奮,熱血沸騰。幾年之後,我知道每天都會新增一千名訂閱者,卻沒有想要告訴任何人。我心如止水。我達到相同成果的速度是以前的九十倍,體驗到的愉悅感卻不增反減。過了幾天我才發現,完全不想慶祝這對幾年前的我而言是個白日夢的事情,有多荒唐。

 期望愈高,失敗的痛苦愈大:當欲望高漲,結果卻不令人喜愛,感覺很傷。比起得不到本來就不太在意的東西,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會帶來更大的傷害。所以人們才會說:「別抱太大的期待。」

 行為前後都會產生感覺:行動之前,會有激勵你採取行動的感覺──渴望。行動之後,會有教你在未來重複該行動的感覺──獎賞。

  提示→渴望(感覺)→回應→獎賞(感覺)

  感覺影響行為,行為也影響感覺。

 欲望負責啟動,愉悅感負責維持:驅動行為的兩大因子是「想要」與「喜歡」。一件事若無法引起你的欲望,你就沒有去做的理由──欲望與渴望啟動行為。然而,若該行為不讓人覺得愉快、享受,你就沒有理由重複去做──愉悅與滿足感維持行為。動機讓你行動,成功的感覺讓你重複。

 希望隨著經驗下降,然後被接受取代:一個機會第一次出現時,你會對它的各種可能性抱持希望。你的期待(渴望)純粹奠基於「前景」。到了第二次,你的期待受現實所限,你開始了解整個過程是如何運作的,對可能結果的精確預測與接受逐漸取代了希望。

  我們之所以不斷尋覓最新的快速致富法或減重法,這就是原因之一。新的計畫帶來希望,因為還沒有任何經驗可以限制我們的期待。新策略之所以感覺比舊策略吸引人,是因為它們可以帶來無窮的希望。亞里斯多德寫道:「年輕人容易上當,因為很容易抱持希望。」也許可以把這句話改成:「年輕人容易上當,因為只會抱持希望。」沒有任何經驗可以讓你的期待扎根,所以一開始,希望是你僅有的東西。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