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基督应对感觉的榜样
耶稣既是完全人,义是完全的神,他经历人类所有的情感。
他在拉撒路坟墓前哭过。
面对承担全世界的罪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使命时,他亦被极重的情感负担压伤。
但耶稣没有在自怜中度过最后的时刻,哀叹他的命运。
他建设性地处理这种经验,从而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他做了些什么?
1.
耶稣承认他的感受:“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你们在这里等候,和我一同警醒。”
(太26:38)他允许他的门徒得窥他在这黑暗、沉重的夜里,心中涌起的难以名状的感受。
压抑情感不会令它们消失。
必须诚实对待——感觉是无法逃避的。
毫无疑问,耶稣的情绪波动没有令他产生罪念或罪行,但即使有,我们仍要效法他这种承认内心感受的态度。
承认我们的苦毒、沮丧、仇恨或者情欲,这乃是学习处理感觉的第一步。
我们都见过不愿意承认真实感受的人。
一个牧师告诉我,有一次,他的一个执事涨红了脸,眼中冒火,一拳砸在桌上,嘴里还嚷着:“我没有生气!”
一位女士历数她丈夫对她犯下的所有过失的细节后,用这样一句惊人的话结束了她的控诉:“当然,我没有苦毒;我已经原谅他了!”
可是她对丈夫所做的错事的详尽描述早已出卖了她。
我们否认真实感受的现象是多么常见啊!
诗人大卫的诚实令他备受争议。
阅读诗篇,你将被他深广的情感所震撼。
快乐时,他欢呼赞美;沮丧时,他抱怨神的沉默和对他需要的漠不关心。
沮丧、喜乐,甚至愤怒他都坦然承认。
我们不知道他是否常常向他人倾诉哀伤,但我们知道他花了许多时间把问题托付给神。
的确,第一步,就是去承认你的实际情绪并告诉神你的感觉。
2.
耶稣向朋友寻求支持。
他有三群信徒:七十个受差遣,挨家挨户宣讲天国的福音,十二个门徒常随主的左右,其中彼得,雅各,约翰三人还曾得见人子登山变像。
现在主要求他们帮助他度过难关。
耶稣基督不认为,要他的朋友在他经受试炼时为他代祷并陪伴他,会有损他的尊严。
我个人相信,许多所谓的情绪问题可以被同心合意彼此的代祷解决。
但如今的会众似乎更像是那三个嫌祷告比睡觉要困难的门徒。
他们的心是愿意的,但他们的肉体软弱了。
3.
耶稣知道他的痛苦情绪不会让他与神的爱和应许隔绝。
他们的关系不受耶稣的痛苦重担影响。
作为信徒,我们要明白我们在神面前被接纳与我们的感觉无关。
我们不是靠情绪,而是靠信心过基督徒的生活。
若我们明白我们追随神不依赖于我们早上起床时的感觉,我们就会得到自由。
4.
耶稣知道神的祝福乃是在他的顺服之后临到。
情绪上的平安和镇定会在我们遵行了神的旨意之后而非这之前降临。
将来可靠的喜乐令他可以忍受眼前的苦楚。
如果你想胜过那“容易缠累我们的罪”,你应定睛耶稣“他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便坐在神宝座的右边。”
(来12:2)
记住,行动带来感觉而不是感觉产生行动。
你明天早上就可以证实这一点。
如果你顺着你的感觉,闹钟响起时你就小会起床。
等待合宜的感觉意味着你这天一开始就落后于你的日程安排。
但是不管你乐不乐意,如果你选择起床并冲个澡,很快你就发现感觉好多了。
当你吃完了早餐之后,你会觉得生活也不是很糟糕。
合宜的感觉因行动而来:他们不会在行动之前出现。
不论何时,当我们顺服神,我们的感觉便开始步入正轨;我们就能感觉到满足和自尊。
先去追求合宜的感觉将无法避免会失望。
但是仍然有一些基督徒在干等着一个奇妙时刻的到来——那个他们愿意顺服,愿意把自己交托给神,愿意读经祷告的时刻!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我们并不喜欢的任务。
是什么让我们以为我们应该等待,直到我们感觉喜欢上它们?
耶稣并不是喜欢背负十字架。
无罪的神担当了这个世界的罪,他所遭受的身体上的创伤和精神上的极度痛远超过我们大多数人所能理解的。
人所知道的每种情绪斗争(除了个人的负罪感)也都搅扰着人子。
尽管有这些感觉,他还是义无反顾,因为他顺服以至于死,即便是要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为什么他这么做?
耶稣知道顺服之后会有薄乐。
多少次我们违背神的命令。
我们以为我们已经得到了顺服神该有的正确情绪。
但是只有顺服之后,我们才会有喜乐。
总之一句话:我们必须学会为临到我们的所有事情向神献上感恩,不论我们乐意与否,我们必须聚焦于天国的真理。
许多年之前,我经历过一段抑郁的时期。
我明白了抑郁的情绪是真实的;它并不只是一种幻觉。
在那个夜晚这种感觉袭上心头:生活看起来如此没有意义。
一句箴言反复浮现在我的脑海:“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
我以前常常告诉他人,抑郁的解药是赞美。
现在,到了我自己服药的时候了。
在此之前的几个月,我经历了一连串在基督里从神而来的恩典。
为抵挡我的所有负面情绪,我开始为这期间的每一件事谢恩。
尽管我并没有感恩的情绪,我仍告诉神我心怀感激。
甚至背诵圣经诗篇,并献上看起来如此无力的感恩。
我坚持着没有放弃。
不久之后,抑郁消失了。
当然,我不是说所有的抑郁都能被这样简单地解决。
但要转变情绪,感恩是第一步。
自从发现我的信心不维系于我的感觉后,我获得了属灵生活的新自由。
当我们在没有感觉支持的情况下仍靠信心而行时,我们就是在荣耀神。
渐渐地,我们的感觉就会跟上理性所接受的真理。
实际上,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立刻采取建设性的步骤,以求积极的改变。
没有什么时候比此刻更合适了,本章最后的应用建议将帮助你马上开始。
应用
1.
有什么证据证明我们的时代更关注肉体的舒适(感觉和享乐),而不是一个自我否定的生命?
2.
“信心往往与感觉相违背。
即便是寻找感觉上的得胜,这种尝试亦是一个信徒生活中的罪。
简言之,这就是简单地‘顺从肉体而行’。
我们必须悔改,不再在感觉的基础上评定我们基督生命的真实性。”
——亨利(Henry Teichrob)
让我们讨论或思考以下头脑中经常浮现的问题:为什么感觉会有波动?
为什么我们总误以为“感觉好”可以代表属灵状况好?
举一些信心与感觉相违背的例子吧。
3.
你有一些你不喜欢做而又必须要做的事吗?
为什么要做这些事呢?
如果只做你喜欢的事会怎么样?
4.
读约12:27-28,其中是怎样描写关于耶稣如何违背自己的感觉而去顺服神的旨意的?
5.
明白要靠信心生活,而不是凭感觉,这对我们有什么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