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轮问询过后,罗克佳华终于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委员会审议,并于12月3日向中国证监会提交注册文件。
作为一家老牌物联网企业,罗克佳华自2004年成立至今,业务方向几经调整:2013年之前,其物联网解决方案实现了从0到N的商业落地;2013年之后,开始向物联网大数据运营服务商转型;近年来,逐渐将大数据服务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开启了智慧环保和智慧城市的布局。
罗克佳华的业务调整,是物联网技术在中国逐步扩散和渗透的样本,科创板上市所披露的信息,更成为观察行业动态的窗口。
数据“可扩展性”引发上交所质询
在最新提交的招股书中,罗克佳华介绍了公司的主要业务:建筑智能化、智能脱硫运营、环保监控与信息化、智慧环保以及智慧城市。
这几项业务之间,存在明显的迭代与延伸关系:环保监控和信息化以及智能脱硫运营,这两项业务将逐步向智慧环保发展;另外,建筑智能化业务将逐步从楼宇自控向智慧城市发展。罗克佳华也在招股书中透露,目前业务重心已向智慧环保、智慧城市领域转移。
从其最新披露的财务数据也可以看出这一趋势:2018年到2019年前三季度,智慧环保以及智慧城市业务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从26.74%和9.54%,上升到了47.28%和16.68%。
对于业务重心的转移,罗克佳华在第三轮问询中给出的解释是,建筑智能化、智能脱硫运营这类业务所采集的信息,是物联网中的“局域网数据”,解决的是单一用户、单一用途场景的需求。而智慧环保数据服务、智慧城市数据服务这两类业务采集的是“多元多维”的数据,用途不局限于单一用户,可扩展性更强。
“可扩展性更强”意味着数据的用途变多了。“一次采集,多用户使用”的模式能够提升数据复用率、降低采集成本。并且从经营角度来看,后续还能收取一笔数据运营服务费用。但是,这里边涉及到几个问题:数据究竟归谁?以及公司是否有权利随意支配?
该问题同样引起了上交所的关注,在第五轮问询中,上交所要求罗克佳华说明大数据服务业务中数据的来源与权属,以及获取和使用数据的途径是否合法合规。
对此,罗克佳华表示,相应数据的所有权归属于客户,而客户主要是政府及相关部门。如果未获得数据权利人的同意,不存在将数据另作他用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五轮问询回复报告中,罗克佳华声称,为了更加准确描述业务,将“智慧环保数据服务”和“智慧城市数据服务”改为了“智慧环保”和“智慧城市”。并且,对原招股书中“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科技创新,集物联网智能制造、数据采集、数据融合、智能分析为一体的物联网数据服务企业”的语句进行了删除处理。
那么,对于采集到的“多元多维”数据,罗克佳华究竟是如何运用的?
据介绍,一方面,其通过物联网技术不断采集多源的环保数据;另一方面,通过与生态环境局、气象局、交通部门等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将气象、道路、地理等各类数据接入到公司到数据库中,进而构建出生态环境大数据资源池。不仅能够为政府等多方提供持续的环境监测服务,同时,还能结合工智能技术,向各个领域延伸大数据服务,解决环保和城市管理问题。
总而言之,罗克佳华已经从过去解决单一场景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商,逐渐发展成利用大数据+AI技术解决行业系统性问题的物联网方案商,瞄准的是智慧环保和智慧城市两大领域巨大的市场需求。
十五年物联网经验,竞争优势明显
罗克佳华的智慧环保业务,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通过为政府、相关部门建设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环保监测系统,提供持续性的环境监测服务;二是在上述采集的数据基础上,进行深度挖掘并分析,在环境质量、污染源、管理等维度形成可视化的分析结果,达到辅助决策的作用;三是利用AI技术进一步深化数据价值,横向拓展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市面上其他环境监测领域的公司,目前也在智慧环保领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布局。以先河环保、聚光科技、雪迪龙为例,根据三家公司2018年年报,其业务和研发项目与罗克佳华的智慧环保业务具有一定重合度。整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从这几家公司的业务描述和研发项目不难看出,智慧环保已经成为企业共同发力的赛道。这也侧面反映了该领域或许存在巨大的市场空白。
前瞻产业研究院日前发布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观点。数据显示,2018年智慧环保行业市场规模为521亿元,同比增长10.91%,2010-2018年行业复合增速达到19.31%。对比万亿级的环保市场,智慧环保的市场规模较小,未来市场增长空间巨大。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罗克佳华在核心能力方面与上述三家有着本质区别。先河环保、聚光科技、雪迪龙一直以来的定位是仪器仪表制造商,生产环境监测仪表。而罗克佳华则一直致力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迭代,物联网基因显著,这一特征将为其在智慧环保领域发展带来优势。
原因在于,在向智慧环保发展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根据每个城市的不同情况,对传感设备的铺设,进行总体布局规划。从传感器监测参数的选择,到仪器设施的设计、集成、安装、架设,均要求企业具备扎实的物联网工程能力。
罗克佳华自成立以来,一直在物联网领域从事信息技术服务,奠定了以线下物联网方式主动采集数据的基础。因此相比于仪器制造厂商,其在应用大数据和AI技术对业务进行纵深发展的时候具有一定竞争力。
深耕环保场景,破解巨头包围困境
除智慧环保以外,值得关注的是,罗克佳华欲在此基础上,实现在智慧城市相关领域的业务拓展。据招股书披露,罗克佳华正在向城管、住建等其他政府部门延伸和拓展物联网大数据服务。
研究机构MarketsandMarkets日前发布报告称,2018年全球智慧城市市场规模为3080亿美元,预计到2023年这一数字将增长为7172亿美元,预测期(2018—2023年)内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8.4%。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的情形下,已经呈现出了巨头林立的局面。
一方面,BAT抢占了先机。阿里巴巴早在2016年就提出了城市大脑,在2019年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方面表示,全球已经有23个城市引入了城市大脑。而在阿里巴巴推出城市大脑的同一年,百度也发布了百度大脑。
并且,阿里巴巴和腾讯在支付宝和微信都有着各自的“智能公民服务”业务,能够为公民提供公安、交管、住房等政务服务和医疗、水电煤缴费等生活服务。
另一方面,AI企业的力量也不容小觑。以“AI四小龙”——商汤、旷视、依图、云从为例,在2019年安博会上,商汤、旷视分别推出了城市级物联网操作系统,依图和云从尽管没有推出相关操作系统,但它们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均围绕着“智慧城市”这一核心。
BAT这类企业拥有扎实的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基础;AI企业则在打造智慧城市所需要的人工智能技术上,拥有较为丰富的落地经验。
罗克佳华虽然有多年物联网基础,在发展智慧环保业务方面,相比于仪器制造厂商有一定优势。但是智慧城市是一个系统化工程,需要以政策引导、业务主导、技术推动的模式进行发展。其无论是在技术储备还是资源整合能力上都与上述巨头存在一定差距。
从本次科创板上市所募资的方向来看,罗克佳华意识到了自己需要补足的短板。根据招股书,本次募资主要投资两大项目, 一是“大气环境AI大数据体系建设项目”;二是“大数据AI研发体系建设项目”。
罗克佳华将“大数据”和“AI”作为了研发的重点方向,目的是为了增强智慧环保和智慧城市领域的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力。
事实上,智慧城市涉及到交通、城管、楼宇等众多应用场景,一家或少数几家企业不可能覆盖所有场景。环保作为构建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领域,罗克佳华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利用多年来积累的产业优势,从环保这一场景切入,同时,加深对技术的研磨,再横向拓展到智慧城市其他领域,或许不失为一种稳健的打法。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智能网,经智能网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