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城市化发展三大问题,未来超级城市可能不会“崛起”?
[ 智能网导读 ] 本文主要从城市化发展的三大问题出发,智能网智库认为,如若不清楚认知与正确对待这三方面问题,所谓的超级城市“崛起”并不会出现,甚至会导致当前大城市病的加剧与恶化。 大湾区 城市,中国城市化,智能网智库,智慧城市,农业现代化,城市群,2030年,社会治理,城市化2.0,超级城市崛起 图片来自“Unsplash”

2019年10月10日,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发布蓝皮书《中国超级城市崛起:城市化新时代》(The Rise of China's Supercities: New Era of Urbanization)。摩根士丹利预测中国城市化率将在2030年达到75%(世界银行数据,2018年约59%),并认为城市化进程背后主要有三大推动力,分别为城市集群(City Clusters)、智慧城市(Smart Cities)与农业现代化(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要实现2030年达到75%的水平,摩根士丹利认为中国将会新增2.2亿城市居民,而且过半数的居民将选择居住在5大超级城市群(平均人口规模在1.2亿)。这5大超级城市群分别是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中游城市群及成渝城市群。

智能网智库基于摩根士丹利蓝皮书中提到的三大城市化发展推动力,提出实现其推动作用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城市化作为城市发展的一种现象,在不同国家的发展进程有很大不同。姑且借用“诺瑟姆曲线”的城市化发展阶段划分,即起步阶段、加速阶段和稳定阶段。如英国在19世纪末进入稳定期,美国在20世纪仍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阶段。上述预测结果,基本吻合了联合国在2010年发布的《世界城镇化展望(2009年修正版)》中的预测,即中国将在2030-2040年达到稳定阶段,届时城市化率达到70%-80%水平。

城市化率的变化仅仅是城市发展的一种现象,不应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因此,智能网智库聚焦城市发展本身,借助城市发展相关研究资料,从上述蓝皮书中提到的三个城市发展趋势,即城市集群、智慧城市及农业现代化出发,剖析三大发展趋势中出现的问题与机遇。

本文主要从目前城市化发展的三大问题出发。智能网智库认为,如若不清楚认知与正确对待这三方面问题,所谓的超级城市“崛起”并不会出现,甚至会导致当前大城市病的加剧与恶化。

为什么中国的超级城市不能“崛起”?

“资源压力与相互竞争”,集群也要有条件

按照摩根士丹利的预测,过半数的居民将选择居住在5大超级城市群(平均人口规模在1.2亿)。按照目前的发展规律,智能网智库认为,准确的说法是,过半数居民将集中于5大城市群中的核心超级城市范围内。

这一特点我们可以从长三角、京津冀发展现状中得出。根据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吴唯佳总结的数据,在长三角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1小时通勤圈内的城市人口,加上南京和杭州的城市人口,接近长三角城市人口的一半。在京津冀地区,北京和天津的城市走廊之间的城市人口占地区内城市人口的70%。

而这样的集聚,会造成城市集群内城市发展的不均衡以及核心城市内部的资源压力。一方面,集群内部城市之间的资源抢占与竞争会造成基础设施等资源的重复建设,以及大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资源吸引;另一方面,会造成大城市内部的土地资源短缺以及基础设施等公共资源的使用竞争问题。

“城市不是炫技场”,智慧也要有理性

所谓智慧城市,其背后发展的根本目的与意义就在于为决策者的治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根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2019年1月发布的观点,“实现对系统间集总效应的耦合分析,进而进行情景模拟,为治理决策提供支撑,这是其实现“智慧”的正确路径…整个系统的搭建必须由城市的管理者主导,基于社会治理的内涵,梳理从宏观治理一直到微观社区治理的完整逻辑链条,而不是在数据层级、数据流的交互这些基础技术层面反复推敲。”

那么从社会治理的内涵来看,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的智能化。而实现社会治理智能化的有效举措,就是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就是说,智慧城市本质是社会治理的工具。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智慧城市的发展,一方面没有在政府体系内部形成专业的分工协作;另一方面,政府数据共享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目前尚未有显著进展。

“小农也有合理性”,农村也要有生机

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与表现就是农业机械化。但对于中国目前农业发展来说,大规模农业机械化未必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谭秋成2017年指出,中国农业仍将以小规模经营为主,不太可能采用美国那种规模达几千英亩的经营方式。

一方面,大规模农业现代化必然释放大量农村劳动力,这些人口的安置不太可能全部安置在城市,如果留在农村就涉及到就地城镇化问题。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多山之国,相当部分地区不适合大机械耕作和大规模经营。尤其是南方的稻作农业,水稻种植复杂,部分劳动及其无法替代,不太可能采用大规模经营。

中国的超级城市要“崛起”,注定绕不开以上三个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原有的城市向外蔓延;更多的地区建设为城市。以上三个方面对城市化发展的意义在于,城市集群的建设提高区域的人口承载力,智慧城市建设解决城市人口增加后的城市病,农业现代化释放更多农村劳动力,促使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或本地城镇化。

如果集群的结果的是无法实现内部协调,智慧建设的结果是没有灵活运用到社会治理,农业一味追求现代化,机械化,结果释放过量的农村人口无处安置,那么形成的城市化结果也并不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

参考文献

[1]吴唯佳.中国特大城市地区发展现状、问题与展望[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9,2(03):84-103.

[2]尹稚.智慧城市不是技术的堆砌[N].社会科学报,2019-01-10(001).

[3]谭秋成.小农也有合理性[J].同舟共进,2017(07):26-27.

[4]杨盛标.城市群产业圈层形成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

The Rise of China's Supercities New Era of Urbanization.pdf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智能网,经智能网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