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寰宇卫星曹志远:专注商业航天测控,发挥“尖兵”技术优势
[ 智能网导读 ] 在1月19日下午的“2020贺岁产业创新论坛·西安站”上,寰宇卫星副总经理曹志远结合世界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中国航天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并根据中国和世界产业发展的异同,预测了商业航天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2020智能网贺岁产业创新论坛·西安站,商业航天,卫星,火箭

1月19日,以“硬科技·创未来”为主题的“2020贺岁产业创新论坛·西安站”在西安市雁塔区高新二路i创途众创公园INNO PARK成功举办。

寰宇卫星副总经理曹志远结合世界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对比中国和世界产业发展的异同,预测了商业航天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曹志远表示,目前国内商业测控公司尚不能对外提供稳定可靠的服务,是整个航天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商业测控公司一定会随着商业卫星和火箭的活跃而活跃,随着商业卫星和火箭的繁荣而繁荣。

以下是曹志远的报告原文,智能网在不改变嘉宾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了编辑。

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智能网网能提供这么一个宝贵的机会,与来自各行各业的朋友们一起交流。

近年来,随着全球航天产业的发展,商业航天已经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趁此机会我分享一下商业航天、商业航天测控的发展现状。在展开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近期几个新闻事件。

2019年7月25日,中国的星际荣耀公司成功发射双曲线一号火箭,成为世界上第二家拥有入轨能力的民营公司。

2019年底,美国NASA“阿尔忒弥斯”计划在训宇航员乘组,计划2024年再次实施载人登月。

2020年1月7日实施了第3批60颗卫星发射,SpaceX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卫星运营商。

2020年1月16日,快舟火箭成功将我国首颗5G低轨宽带通信卫星发射入轨,拉开了中国空间互联网建设的序幕。

这些事情从不同角度都反映当前全球航天科技和产业的发展,以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传统航天与商业航天的区别

航天是指人类进入、探索、开发和利用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的活动,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等为数不多的国家具备完整的航天活动能力。

世界各国航天产业发展路径虽然各有特点,但是大致发展方向都是由传统航天向传统航天与商业航天互为补充。

1、什么是传统航天、商业航天?

传统航天是指国家以行政手段,集合力量,通过财政补贴的形式进行的航天工程研发、生产、发射、测控、在轨维护与运营工作。可以说,传统航天是“国家意志”的直接体现。

商业航天的定义较多,根据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定义,商业航天活动是指按照市场规则配置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以盈利为目的的航天活动。可以看出,与传统航天相比,商业航天更加强调市场竞争、盈利以及商业化的市场行为。

2、世界航天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SpaceX、OneWeb、BlueOrigin等一批创新性强的商业航天公司快速崛起,世界范围内航天商业化进程在航天运输、空间应用等领域拓展,其中尤其是美国商业航天产业的蓬勃发展,由此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商业航天产业的蓬勃发展。去年下半年,美国卫星产业协会、美国航天基金会相继发布了《卫星产业报告》、《航天报告》两份国际航天产业最权威的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15年至2018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持续增长,2018年度已经接近3000亿美元规模,市场规模仍将持续增大。

3、中国商业航天发展

回到中国,从2014年开始,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发布了一系列支持、规范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

宏观政策层面虽然日益开放,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是国家顶层设计不足,国家商业航天法律正在制定中,《航天法》预计2020年力争能够出台;另一方面,国家部门没有商业航天的对口管理部门,民营企业在商业航天活动中需要协调各个部门(包括军方),管理不统一。

尽管如此,得益于政府在政策和战略上的支持和鼓励,中国商业航天呈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态势。未来宇航研究院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年底,国内商业航天产业链相关企业已经达到200家左右,并且数量还在持续增加。

然后再看几组数据。根据美国忧思科学家联盟(UCS)统计,截至2019年9月30日,全球在轨运行的航天器数量为2218个,其中美国1007个,中国323个,俄罗斯164个,其他国家和地区724个。2019年,我国共进行了34此航天发射活动,共计发射卫星75颗,其中商业卫星48颗,占比64%。此外根据最新披露消息,2020年中国航天发射将有突破40次,发射60余颗航天器,其中商业卫星数量仍将占据较大数额。由此可见,中国航天、中国商业航天发展势头强劲。

二、航天与&航天测控

航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通常意义上由卫星、火箭、发射场、测控、应用五大系统组成。

测控作为五大系统信息中枢,上接卫星、火箭研制产业,下联卫星应用产业,在航天活动中承担着极其关键的天地通信任务。

什么是测控呢?测控就是测量&控制,简称TTC。行业内标准定义是:对航天器的弹道或轨道以及姿态进行精确跟踪、测量和控制,在统一的时间体系和标准化的空间体系中,对所需参数进行测定,对星载或箭载系统设备进行监控;有效获得航天器的下行信息、可靠传输对航天器的上行控制指令。

简单讲,主要有3个方面工作内容:遥测(飞行器在哪里);遥控(飞行器该往哪儿飞);通信(双向的信息流)。

“如果说把卫星比作风筝,那么测控就好比是牵着风筝线的那只手,风筝无论飞的多高、多远,没有了牵线的手,它很快就会落下来。”卫星也是一样,它要想在广袤太空中平稳运行,在预定轨道上正常工作,必须依靠测控系统的支持。

在民营商业航天公司出现之前,中国航天测控由国家航天测控部门提供。然而卫星的发射数量与日剧增,受经费、基础设施、编制人员、安全保密等诸多限制,军方测控系统难以为大量商业卫星提供测控支持和有偿服务,因此,迫切需要构建一个商业航天测控系统为我国的商业卫星提供测控支持。

就在2019年,多家商业卫星运营公司正从空间技术验证阶段逐渐转入业务型卫星密集部署阶段,成本低、稳定性高、专业性强的商业测控服务已成为市场的明确要求,给商业航天测控公司留出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目前,国内从事商业航天测控的企业大约有10家。从总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民营公司,特点是规模小、机制灵活、市场应变能力强;另一类是有国资背景的企业。例如:中电集团39所、中科院天塔等。此外,还有一些科研院所、知名高校以及私营企业也积极参与航天测控项目。但是,目前国内商业测控公司尚不能对外提供稳定可靠的服务,是整个航天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商业测控公司一定会随着商业卫星和火箭的活跃而活跃,随着商业卫星和火箭的繁荣而繁荣。

本文系投稿稿件,作者:智能网;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智能网”;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智能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