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19年的行业价格战让末端网点处于“挣钱少”的状态,那么2020年突发的疫情黑天鹅真正把网点推入“生存难”的境地。
随着国内疫情好转,末端网点基本已全线复工,对于网点老板们来说,当务之急是铆足劲做好经营,填补之前的空缺,尽快将网点从亏损线上拉回来。
价格战蓄势中,如何赚到钱?
然而新一轮危机似乎已在酝酿,即将爆发。作为全国快递市场行情的“风向标”——义乌,最近已出现黄牛报价8毛的消息,并出现快递跟进,打出9毛的对标价格。
去年价格战再激烈,最低尚且有1.2元,如今跌破1元的超低价格毫无利润可言,接下来或许会出现新一轮更加严酷的价格战。
被疫情大伤元气的网点老板们苦不堪言,很多人坦言“可能要被迫退出末端市场”。
“如何赚到钱?”成为网点老板们心头盘桓的乌云。
瞄准社区,全方位服务居民
末端网点,本质上是立足社区,面向居民,提供快递代收发服务,我们可以将目光放长远一点,服务方向和服务人群不变,明确为社区内的居民,在此基础上,服务内容是大有叠加空间的。
举一个普通的年轻上班族的例子,小王工作较忙,采购蔬菜水果和日用品等对他来说是件麻烦事,平时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超市和菜场慢慢挑选;如果选择外卖蔬果上门,一是看不到卖相,二是同等分量下价格偏高,总体而言性价比不高;如果选择网购快递到家,一是等待周期长,蔬菜水果不够新鲜,二是网购蔬果一般分量较大,往往还没吃完就坏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将末端网点和蔬菜、水果、日用品结合起来,就能形成一种具有较大竞争优势的末端新业态。
小王在取快递时,可以看到蔬菜、水果、日用品的实物,有需求就能触发购买,且线下实物可挑选,即买即得;对于蔬菜水果这些易坏的生鲜,也可以按需购买合适的量,取快递的日常频次与这些生活必需品的消费频次也相当,取快递时顺带购买,只需去一个地方,离社区又近,方便快捷,这些都是优势所在。
更重要的是快递代收网点自带稳定的流量优势,取一般网点的平均值——每日300多票,这就意味着每日门店内300多的人流量曝光,匹配新业态不需要太多宣传成本。
除了匹配常见的蔬菜、水果、日用品等消费类业态,社区内居民所需的干洗、家政、房屋中介、票务代买等服务类业态也能匹配上,关键看所在社区的具体情况和网点老板的优势和资源。
实际操作起来也不难,末端第三方代收品牌——熊猫快收,为末端老板们准备了一套成熟可复制的新业态匹配方法,包括运营策略、门店布置、品牌合作等方方面面。
门店布置方面,熊猫快收采用“前店后仓”的店面布局引导居民穿过商品,最大程度做好商品展示,同时配合商品促销,带动实际转化。品牌合作方面,熊猫总部与蓝月亮、蒙牛、百草味等快消品牌,和雅居乐、绿地、万科等物业品牌达成合作,可为合伙人提供相关资源的对接服务,让门店的商流转化更顺利。
总结一下,通过匹配新业态,镶嵌于居民社区生活、日常消费的方方面面,借助快递服务这一拳头流量与这些多元业态产生关联,这样一来可以通过增加业务范围来扩宽盈利面,利用网点门店和快递流量减少经营成本,为门店老板带来更多增值机会。
聚焦社群,挖掘拼团增长点
社区可能是最适合发展社群的生态,而社群最合适的转化方式就是拼团。
这和末端网点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通过末端网点切入社区拼团也具有先天优势。
社区拼团面向的客户群体和末端网点服务的群体是重合的,网点老板在长期的收派件服务中与客户建立起信任的社交关系,再把这部分居民积累到线上成为社群。目标用户准备好之后,下一步就是卖给用户的拼团商品。
拼团商品的选择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转化效果,根据面向的居民用户和拼团自身的属性,“物美价廉”是关键所在。那么如何找到这样的供货方呢?供应链又如何满足拼团的即时性和灵活性?
熊猫快收自主研发了线上拼团小程序,由团长用小程序在社群发布拼团信息,社区居民线上下单后,发货到各代收点,居民取快递时顺带拿走。
供应链方面,熊猫快收已与沃隆坚果、李豫龙玉米、兰考县地瓜等源头供应商谈好合作,可为加盟合伙人提供一件代发的原厂价格,熊猫会为门店提供好商品图片和软文,合伙人只需转发朋友圈和社区居民群,就能轻松转化。
对于网点老板来说,这是一条零成本推广之路。首先节省了场地装修费,还可以根据订单状况来备货,不用囤货意味着成本大大减少。另外,拼团是预付款,资金先到账,现金流更充裕。相比小区里的水果超市,这种模式的盈利能提高三倍多。
自带流量,变现不难
都说快递业是一座蕴藏丰富,但没有得到有效开发的富矿,基层网点也是一样,在代收发越来越“廉价”的趋势下,网点寻找新的增值业态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
网点要想改善,网点老板首先要有思维变化,很多人苦于没流量没曝光,重金买流量也是常规操作,而末端网点每日通过快递代收发与社区居民打交道,这自带的流量资源如何充分运用才是网点老板们需要思考的。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智能网,经智能网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