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龚晨霞,图片来自“123RF”
行业的发展,总是和时代和各个历史事件有关。
2008年,中国除了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还有一件新闻震惊了世界,就是臭名昭著的三鹿毒奶粉事件。当时,22家企业、68个批次的奶粉被检出化工原料三聚氰胺,直接导致了数十名婴儿死亡,引发了全球范围的关注。中国乳制品行业由此陷入生存危机,多个国家禁止进口中国乳制品,甚至整个中国制造商品信誉都受到重创。
一个时代和成千上万家庭的伤痛,让乳制业在过去10多年里,被不断鞭策着进化变革:除了在安全层面加强管控外,生产端的智能化也被提上了日程。
在“中国制造2025”大背景和工业互联网浪潮的推动下,涌现的众多工业制造业企业和服务商成为助推乳制品行业智能化的有力加速器。
从石油到牛奶,这家跨行业的工业互联网服务商是如何炼成的?
目前,乳制品行业的三大巨头为蒙牛、伊利和光明。但在三四十年前,行业格局却与现在大相径庭。
80年代,牛奶通过鲜奶站和订奶到户的方式开始在中国普及。当时,伊利和蒙牛被称为“草原双雄”,但由于鲜奶保质期的原因一直没有打过长江,因此华东一带被本地奶商光明占据,光明成为长江沿岸人民最熟悉的乳制品品牌。
1993年,一家成立于瑞典的跨国食品包装加工公司,利乐包装来到中国,自此改变了中国乳业的竞争格局。
当时,伊利、蒙牛纷纷引入利乐包装生产线,以盒装常温牛奶代替玻璃瓶、袋装鲜奶,“草原双雄”开始过江,光明的阵地逐渐失守。
利乐作为这三大巨头之战背后的“军火商”,却并不满足于乳品包装的发展,在看到中国乳品企业的发展机遇后,利乐一直计划着与中国科技公司合作,致力于中国乳制业的数字化改革。
最终,在2016年,利乐找到了智通云联的前身“北明智通”,开启了它在中国乳制快消品的智能制造之路。
与乳制品不同,智通云联还有一条业务线是石油石化,智通云联核心团队从2012年左右,就开始了石油石化行业知识工程的探索,并逐步形成了成熟的解决方案和产品。这条业务线的“石油石化”和“牛奶”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始终没有离开智通云联数据挖潜、知识赋能的DIKW(Data-to-Information-to-Knowledge-to-Wisdom 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模型与技术脉络。
到了2019年年底,智通云联又正式从知识工程、智能制造这两大产品线升级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及工业软件的总体解决方案,实现数据的融合和应用,将整个行业链条进行了打通,也是在这一年,智通云联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智通云联历程示意图
智通云联执行总裁史晓凌表示,“智通云联在不断建设和丰富工业数据挖潜的兵器库,并实现跨行业自由组合,自由连接,最后真正形成一个工业互联网的生态。”
中国制造内外夹击,我们需要怎样的工业互联网?
"中国制造"不像我们想象那么强大。
苗圩指出,在全球制造业的四级梯队中,中国还处于第三梯队,而且这种格局在短时间内难有根本性改变,中国要成为制造强国至少还要再努力30年。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而工业互联网作为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手段,已经连续三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那么,中国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可以理解为工业+物联网,重在工业要素与生态要素的联接。走向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工信部CPS发展论坛副秘书长、工业互联网领域的专家赵敏指出,工业互联网的“第一性原理”,就是要广泛地联接各种机器设备和工业系统,由此而实现“联接-管控-优化-效益”的基本逻辑。联接度是描述工业互联网的“地基”是否真正牢固的一个评价指标。而知识图谱通过 “人、机、料、法、环”等可见要素的广泛连接,以及通过计算推断出不可见工业要素,并分析其各种隐形关系,将“过去不可见的要素可见、过去不可计算的要素可计算、过去不可联接的要素可联接”,利用联接“关系”,撬动深层价值。
知识图谱示意图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实现了工业知识图谱工程化落地的企业,智通云联通过 “工业知识图谱”,构建行业大脑,从数据、信息、知识到智慧提供一套完整的业务服务。利用数据优势、智能服务优势、行业APP优势,在各个可迁移的行业,形成行业生态链。
智通云联的总体解决方案
没有强大的工业软件,就没有强大的工业制造。我国要实现“制造强国”,必须拥有自主、安全、可控的工业软件。对标西门子、罗克韦尔、施耐德等国际大拿的智通云联也推出了他们的“安可”(安全可靠、自主可控)产品体系,成为随需所用、任意搭配的兵器库。
智通云联的产品体系
目前,基于这个兵器库,他们打造了全球首家海底捞智慧餐厅,火锅已成为继石油石化、乳制品后的又一“火辣”实力军。未来,智通云联会以石油石化、食品饮料、餐饮行业为第一梯队,践行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落地。
随着作战经验的丰富,搭配组装的效率将越来越高。智通云联透露,他们打造的石油石化集团级企业知识中心先后两期历时8年,到了乳制品数字工厂的建设就用了4年,现在,其他行业场景驱动的知识图谱构建与智能应用服务6~8个月就可以完成。比如面向土地监管业务,打造了土地时空一张网,并实现土地审批、土地储备、开发利用等情况的智能分析与辅助决策。
“智能”与“制造”:所想即所见、所见即所得
从全球智能制造发展来看,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特色。德国的工业4.0属于自下而上,分步实施,以CPS网络(信息物理系统)为核心,以厂入网;美国则相反,是以互联网技术等信息产业为立足点的再工业化,典型的以GE为代表,进行自上而下地以网入厂;日本提出了工业价值链,更注重以人为本。
各国智能制造战略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状态才算是“智能制造”?智通云联认为有两个目标,“所想即所见、 所见即所得”。
所想即所见,是指智能制造的“智能”。假设人在头脑中勾画了一个产品或场景,智能制造就能利用软件把它呈现出来。所见即所得,则是指智能制造的物质层面或者制造层面。假设我们在计算机上DIY一个产品,利用算法和资源进行最佳资源组合,就可以得到最高效率、最低成本的计算机图纸模型。
就像《铸魂》一书作者赵敏、宁振波在书中描述的那样,“未来的智能制造,是每一个原子都可以被软件给出的比特数据精准控制的制造”。
具有人的感觉、动作和思维的智能机器是智能制造的基础单元。目前,智能设备的感觉、动作已越来越逼近,甚至在某些方面远远超越了人类,而在“思维”层面的赋能,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落地。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道路上,智通云联持续将基于知识图谱等智能技术的“行业大脑”赋予更多的工业场景,为工业企业提供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工业软件,一同打造万物互联的美好智能世界。
从制造到智造,做专注、精益、创新的匠人,处繁华之境守住真淳。
本文来源于智能网,原创文章,作者:龚晨霞。转载或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