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财子公司成立后,银行的大运营时代要来了!
[ 导读 ] 当银行理财这项业务的服务主体从银行切换到子公司后,银行网络金融业务在存量服务和新增拓展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明显,以银行主体构建的网络金融如果还要持续提供银行理财服务,其定位角色是否仍是一个代理平台,恐怕要认真开始思考了。

最近大行纷纷宣布成立理财子公司,截至目前新设立理财子公司数量超过18家,银行理财逐渐从银行业切割,2017年末将近30万亿的银行理财规模,未来将逐渐向新的独立法人主体转化,随着银行理财业务服务实体从银行转到子公司,理财子公司监管条件更具灵活性,在线上服务领域也出现了新的突破窗口,银行系以理财为重要支撑的网络金融服务模式似乎也不得不开始转变。

网络金融在零售端的衰落

过去几年,网络金融的转型普遍与金融科技发展混淆在一起,产品与渠道也被混在一起成了一锅炖,网路金融未能强化渠道本身的市场吸引力,而是纷纷向金融科技靠拢去涉猎金融产品本身的迭代,然而银行金融科技创新缺乏有效的多维数据支撑,新数据的引入又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输入性风险,导致“网络金融与金融科技”创新变得进退两难。银行更像是被野生金融科技所服务的机构,而不是金融科技的输出者。

而市场环境之下,金融科技是互联网转型的故事,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痛点,对银行业来说,银行线上渠道能力的衰落是自身更紧迫的问题。

在这场金融科技风中,金融赋能声音此起彼伏,然而牌照的赋能应用在综合经营效益和风险的评估上还并无定论

而与各类消费金融合作的联合放贷,虽然量出去了,但是收益也被中间消费金融平台进一步消化,银行的“无形”现象越来越突出。“金融”赋能在很多时候变成了“资金”赋能,在平台市场当中或许银行才是真正被赋能的那个。

此外更多的“金融场景”演变成为“支付消费场景”的红海争抢,基本上依靠的也都是满减的轰炸手续费的减免,这种市场趋势背后改变不了的是用户习惯的固化,对于零售市场的获取并没有太多实质帮助,核心原因还是银行支付工具与用户之间粘性太低,没有额外功能补充粘性,安全牌在市场竞争中已经失效

过去的几年间,更便捷的替代品爆炸式增长,让零售金融市场中用户对银行的感知越来越弱,除了屈指可数的几家银行着力构建线上渠道能力,整体在零售端的品牌感知度依靠网络金融有所提升以外,诸多银行似乎只有信用卡还在支撑银行零售体系的延续,其他银行业务的零售属性特征日渐薄弱。

网络金融回归渠道运营逻辑

当银行理财这项业务的服务主体从银行切换到子公司后,银行网络金融业务在存量服务和新增拓展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明显,以银行主体构建的网络金融如果还要持续提供银行理财服务,其定位角色是否仍是一个代理平台,这个问题恐怕要认真开始思考了。

当未来越来越多的金融业务回归到独立持牌机构直接提供,以规避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时候,银行网络金融就不得不从“电子银行”的定位中跳出来,对于零售市场的网络金融服务也不能再成为一套银行交易系统。

未来银行网络金融,不可避免的需要对与各个提供金融产品的主体机构间的服务关系和商业模式进行调整,最大限度发挥独立服务主体的优势,可预见的结果是,网络金融也需要向互联网化的信息服务与交易撮合平台方向转型。或许银行真正的大运营(此处指信息运营非业务运营)时代快要来了。

所以我们判断银行系网络金融大概率要回归渠道交互创新的路线上,通过建设市场需要的高质量线上平台,来为各个平台参与方提供交易撮合的线上金融服务,银行系的线上用户运营能力建设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银行的重点投入方向

网络金融客户概念的重新定义

随着网络金融的进一步演进,对“客户”的概念也会加速变革,传统银行客户定义中必不可少的是账户的开立(I/II/III类账户),而在线上金融服务中,以信息服务和交易撮合为核心的客户概念,则不再依托于“某一家银行账户”本身,而是以通过网络金融服务产生实际收入和毛利为评价标准。

继续死守自己银行的存量客户,还是要通过互联网模式获取新的客户,这需要银行对自身的业务作出新的定位,同时需要一整套面向新定位策略的市场、运营、产品和服务支撑,同时也需要新的线上与线下联动方式。而历史上银行用新玩法去拉老业务,或者用老方法去推新业务,是网络零售发展效率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

理财子公司模式的推进,不同于先前基金保险等代理销售的合作模式,尤其在理财子公司销售监管上的变化,以及子公司面对市场的变化,会持续推动银行网络金融商业模式的变革,迫使银行网络金融服务,从原银行内产品销售交易模式,向多机构合作服务模式转化,网络金融本身的交易系统属性会逐渐向信息服务属性转化,对服务模式、目标市场以及客户定义,也将会进一步产生影响。

未来银行网络金融究竟该向谁提供什么服务,值得长期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