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五大趋势,2019金融监管该何去何从?
[ 导读 ] 回顾2018,展望2019 ,金融监管何去何从?

2018年,金融行业很忙,“银保监会成立”、“资管新规落地”、“A股跌破3000”、“美股暴跌”、“P2P频繁爆雷”......

2018年,金融行业很忐忑,“严监管常态化”,大型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公司等屡屡上榜。

明年金融行业的日子到底好不好过,监管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关于2019年监管趋势,全国政协委员裴长洪、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商法研究所所长等在财经网“2018金融科技赋能实体经济高峰论坛”上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以下几点,金融行业从业者需牢记。

一、互联网再大大不过法网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表示:“互联网再大大不过法网,金融科技市场和互联网金融市场不是虚拟的,至少法治面前不是虚拟的。”首先,互联网金融主体不虚拟,互联网金融公司都有商事主体,都有法人、自然人;其次互联网金融标的物不虚拟,无论是微信/支付宝转账还是互联网借贷,标的物都是金钱,都是真金白银;最后法律关系内容不虚拟,互联网金融参与人之间发生的关系不是债权合同的关系,就是借款合同的关系,因此完全适用于《公司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

二、监管者与被监管者是“交警与司机”的关系

之前许多人将金融监管定位为“猫和老鼠”关系,猫永远抓不完老鼠,老鼠总有办法对付猫。从食物链来看,猫是要吃掉老鼠的,但是监管者绝对不是要吃掉被监管者。

中国银监会培训中心副主任陈伟钢指出:“监管与被监管的关系就像是交警和司机的关系”。司机的目的是开得更快,交警的目的是保障人身安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希望发展的更快,利润更高;监管机构就像交警一样,希望风险最小,不要影响社会稳定。监管的目的不是要将被监管者束缚起来,而是要保障被监管者在风险控制的前提下发展的更快。

三、金融科技企业需固本培元

中国人民大学刘教授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的根源不在于监管的失灵和失败,而是公司治理的失灵和失败。对于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说,最重要的的应该是自律,当企业足够自律、公司治理足够优秀的时候,无需监管。

因此,刘教授提出金融科技企业应树立“一心二维三品四商五严六实”的理念。“一心”指要对公众和社会有感恩之心;“二维”指要有利润合理化的思维,放弃暴利最大化的思维;“三品”指着重打造我们的金融产品,强调我们的企品(企业品质)以及企业背后的人品;“四商”指企业要有创新的智商、受人尊重的情商、对法律敬畏的法商、自律的德商;“五严”指严格的金融产品标准,严格的营销体系,严格的售后服务体系,严格的内控体系及严格的问责体系;“六实”指夯实金融消费投资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安全保障权、隐私权还有治理参与权。

四、监管科技将成为金融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所所长裴长洪表示:“传统模式下事后的、手动的、基于传统结构性数据的监管范式已不能满足金融科技新业态的监管需求,以降低合规成本、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为目标的监管科技正成为金融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金融科技发展,监管机构面临“读不懂、读不出、看不懂、管不住”的难题,唯有依赖科技的提升太能实现更好、更有效的监管。

五、有效运用合作监管

中国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法教研部教授韩春晖指出:“合作监管的思路可能是互联网经济和现实监管需求相契合的基本方向。”面对互联网经济主体可能形成垄断性的市场优势或因自身技术优势异化为自我监管,监管机构必须探索一种政府、行业组织、市场主体之间有效合作的监管模式。合作监管技术容易实现,实践难点在于多个部门如何协商,系统由谁建立,系统由谁掌控。

回望2018,展望2019,坚守金融监管底线,服务实体经济,让这个冬天不再那么寒冷。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经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