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灵镇静
BE STILL,MY SOUL
《赞美诗(新编)》第292首
他使狂风止息,波浪平静。—— 诗107:29
《我灵镇静》的作者是德国女作家凯瑟琳·施莱格尔(Katharina von Schlegel,1697-1765),她的生平事略不详。传说她生于1697年10月22日,在德国科森城一个公爵宫廷内。也有人说她是德国科森地方福音信义会妇女服务部负责人,与当代的女作家和科森伯爵的宫廷有联系。德国圣诗的英国译本出版后,得到苏格兰长老会的欢迎。它标志着英国圣诗的新方向,由原来着重教会周年节令的圣诗,转向信徒灵性经验与现实生活的颂歌。1927年,这首《我灵镇静》被选入长老会的赞美诗内。1931年前,我国圣公会编印《颂主诗集》时首先选入,以后经杨荫浏修改后编入《普天颂赞》里,很快就在我国信徒中传诵。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时期,许多信徒从这首诗中得到安慰与鼓舞。
这首诗以《路加福音》8章22-25节主耶稣平静风和海的故事为素材,写出了在风浪之中对主的信靠与交托——
我灵镇静上主决然担任,未来引导仍似过去情形。
莫让何事摇你希望信心;目前奥妙待后必成光明。
我灵镇静风浪依旧听遵,救主当年所发吩咐声音。
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忧痛十架”的重负,难免处于“泪谷”的悲伤时刻;但在“万变之中”,主耶稣却是“忠实永长”,他必引导我们“经过荆棘”,来到“欢乐地方”。
第一节:称上主为“天友”;
第二节:回忆门徒在暴风雨中与主同舟,以及主平静惊涛骇浪的往事;
第三节:提到人生的别离,虽经“泪谷”,也能“停止悲伤”;
第四节:遥望最后的“平安永憩”。
中国教会许多弟兄姊妹非常喜爱这首赞美诗。一方面,由于这首诗的本身的意境,对经历十年动乱的中国教会来说,是能够深刻理解的。“忧痛”之后的“欢乐”,“泪痕”之后的“平安”,正是中国教会安息的所在。而曲调所抒发的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对自己民族独立的追求与珍惜,又正是中国教会热爱祖国,坚持“三自”道路,与之共鸣的一种高贵情操。
这首诗的流行也得力于后来所配合的尊严、肃穆的曲调。该旋律是选自近代芬兰著名作曲家西贝柳斯(melody by Jean Sibelius,1865-1957)的代表作——《芬兰颂(FINLANDIA)》。
西贝柳斯1865年生于芬兰内地塔伐斯特胡斯,是说瑞典语的芬兰人。父亲是外科医生,幼年在沙俄军队占领下生活,常听到俄国军人唱歌。他自幼喜欢音乐,5岁学钢琴,15岁学提琴,自学“作曲法”;曾就读于赫尔辛基音乐学院,并从名师柏林的阿尔贝·柏格、维也纳的罗伯特·福克斯和卡尔·戈尔德马克学习音乐。1893年回国从事音乐教育和作曲等工作。1914年他首次访问美国,在康涅狄格州诺福克城举行的音乐节上,他亲自指挥演唱他的作品。《芬兰颂》便是其中最有名的一曲。他从爱国主义的立场出发,把古代芬兰民间神话与传说,成功地译成国际的音乐语言的大师。
西贝柳斯是芬兰民族的一位伟大作曲家。在北欧音乐家中,他是最善于用音乐语言描绘北欧风光的一位大师。他热爱大自然,热爱锦绣河山的祖国。创作《芬兰颂》的时候,他的祖国正处于沙皇俄国的压迫之下。在《芬兰颂》这首交响乐中,抒发了他对自己祖国的热爱,抒发了他对自己民族自由与独立的渴望与向往。1899年11月,芬兰人民发起了音乐演奏会,为退休人员募集养老金。西贝柳斯为此谱写了一部管弦乐曲,为演奏募款,曲名叫《芬兰的觉醒》组曲,最后一部分就是《芬兰颂》。该曲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母亲及其人民的热爱,是芬兰人民在帝俄统治下极度痛苦的产物。当时沙俄不准公演。1900年西贝柳斯又修订了该组曲,并改名为《苏米(SUOMI)》(苏米:芬兰的别名)在国外演出。在法国演出时该曲叫《国家》,在德国演出时叫《祖国》,所到之处总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曲调很有芬兰民歌的风味,表现出芬兰人的灵魂和理想。全曲都是西贝柳斯自己创作,没有借用任何民歌。
1901年11月,《芬兰颂》曾在赫尔辛基上演。当由于芬兰仍在沙俄的统治之下,西贝柳斯不得不将《芬兰颂》这首曲调多次更改。直到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成功,1917年芬兰正式独立 ,才得以原名《芬兰颂》上演。该曲在推动芬兰独立革命起了重要的作用。曲中表达了人民的力量,人民的信息及上帝与人民同在而斗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西贝柳斯也被尊崇为民族英雄,国家的优秀儿女。这首爱国颂歌也成功地列入各国圣诗内,给予我国信徒以深刻的启发和教益。
这首诗歌的音乐宁静祥和,速度宜慢不宜快。乐句都较长,对歌唱者的气息支持要求较高。
歌词由杨荫浏1935年修自《颂主诗集》。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浙江教会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爱神家园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