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医养结合所存在的三大问题如何解决?
[ 智能网导读 ] 几家尝试“医养结合”的公立医院反映出“医养结合”难以实施,其中政策壁垒、利润导向、行业标准缺失三大因素最为突出。 社区 养老 智慧医院,养老,医养结合,银发经济 图片来自“Unsplash”

【编者按】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养老医疗发展不够成熟,给我国的养老医疗带来了巨大压力。患病老年人的医疗、养老问题突出,严重阻碍了我国的发展。

本文发于梅奥国际;经智能网大健康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近年来,国家开始实施“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来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重点是公立医院。虽然公立医院的资源占有优势,但仍存在许多问题。

几家尝试“医养结合”的公立医院反映出“医养结合”难以实施,其中政策壁垒、利润导向、行业标准缺失三大因素最为突出。这三个问题使得公立医院参与“医养结合”相对困难,多数医院倒闭。

政策壁垒

医院由卫生部门管理,而养老金主要由民政部门管理。因此,由于“重医”或“重养”的自我定位不明确,政策难以落实。

在医疗卫生一体化的具体实施中,政府部门交叉管理,造成医院参与医疗卫生一体化的诸多政策障碍。

比如,医院可以用医保看病,但医院不能用养老机构;私人养老院可以享受床位等民间补贴,但公立医院很难享受。这种不明确的定位导致公立医院无效经营养老院。

公立医院设立养老机构,需要到民政部门申请账户,审批资质,并通过编辑部协商。手续复杂,难度远大于私人养老院。

行业标准

医疗与保健相结合的行业标准缺乏,也让大医院望而却步。比如,养老机构实行医养结合的医疗服务标准是什么?会不会过度治疗?如何确定收费标准?如何评价医护结合的服务效果?

由于没有行业统一的标准,医院老年人发生意外事故后,往往会引发纠纷甚至稳定事件,行业风险很大。

利润导向

利润导向也抑制了公立医院参与医疗一体化的积极性。与开药、做检查相比,医院医疗医养一体化产业发展具有高投入、高风险、低收入的特点,对大型公立医院的吸引力严重不足。

该模式成本相对较高,实施过程中缺乏政府的资金支持,使得老年人的费用由自己和医院承担,大大增加了老年人和医院的负担,使之难以实施。

为进一步明确公立医院在医改一体化中的地位,应放宽扶持中等规模二级医院参与医改一体化发展的政策,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行业标准,使国家支持医疗保障一体化的政策更加细化。

1、形成综合管理体系

要打破行业界限,划定各自的职权范围,提高行政效率和管理水平,明确公立医院参与医疗卫生一体化的地位,鼓励公立医院与民营养老院合作,确保医疗卫生一体化的顺利发展。

2、民政部门加大医疗保障结合的投入

充足的财政支持和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基础。现阶段,民政部门在这一模式下投入的资金较少,导致老年人和公立医院的经济压力加大。

老年人负担不起巨额的“医疗服务”,公立医院也没有更多的资金来改善设备和人员培训,这也是阻碍“医疗结合”的主要原因

民政部门要为公立医院医疗一体化模式提供良好的资金支持,缓解老年人和公立医院的经济压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3、不同地区医养结合行业标准

由于医疗资源、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与医养结合的需求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建议国家探索和推广医疗与医养结合的行业标准。

最为迫切的是医疗资源合理规范使用标准、养老服务标准化标准和相应的服务评价标准,从而有助于形成行业发展的良性环境。

梅奥国际指出:这种模式最大的优势是整合医疗和养老资源。该模式有利于促进老年人养老服务的无缝化,让老人真正有养老和医疗保障!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