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咖啡、羽绒服和皮鞋……这2年来,“新零售”改变的岂止是“零售”?
[ 导读 ] 传统行业在探索“互联网+”的路上,新零售+已俨然成为一条走通落地的路径,产业数字化的代名词,更接地气地帮助传统企业完全打破线上线下边界,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重构所有行业的“人、货、场”。

对于阿里巴巴打造IP的脑洞和落地力,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服”。

7年前的1月11日,淘宝商城改名天猫,7年后的2019年1月11日,阿里又抛出一个“商业操作系统”。此外,网商大会、云栖大会、双11光棍节和淘宝“造物节”.......这2年参加过阿里巴巴的很多大会,越来越发现,从电商起家的阿里,其各种大会探讨的话题,不止于电商和零售。

参会者也是同样:各行各业的人都来阿里参加会议,而阿里每次po出的话题和越来越开脑洞的技术着重解决的问题,与各种传统行业运行的细枝末节越来越相关……

换句话说,从2016年至今,阿里巴巴的新零售布局已由爆发的单点,联动成面,打通融合,形成了一个立体的“星系”,也激发了新零售在多产业内的协同效应。

据说,首次召开的“One商业大会”,是阿里巴巴内部认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开始:阿里巴巴宣布发布阿里商业操作系统,要系统帮助全球零售业重构商业运营的11大要素。

在我们看来,这是阿里巴巴正式系统性地启动2B生态业务的开始。

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在演讲中指出,过去20年,在阿里巴巴经济体内部,包括购物、娱乐、本地生活服务等多元商业场景及其形成的数字化能力,与云计算等其他服务充分融合,已经形成独特的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阿里商业操作系统是一种赋能,而不只是提供工具。工具只能解决局部问题,而系统解决系统问题。

操作系统是一种赋能,而不只是提供工具。工具只能解决局部问题,而系统解决系统问题。

此外,阿里巴巴同时发布了“A100计划”,借此开启全球范围内最大规模的品牌数字化转型。如今的阿里生态内,既有阿里云、蚂蚁金服、菜鸟、高德、钉钉等商业基础设施,也有包括天猫、淘宝、聚划算、阿里妈妈在内的商业与数字服务平台,同时还涵盖健康、娱乐等服务。每个业务都是相对独立的小生态,同时,又可在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内产生化学反应和共振。

以下,是我在“One商业大会”上的收获和思考:

(一)

施全是阿里巴巴星巴克项目负责人,去年8月2日以后,他开始了类似“双城记”的工作。同时拥有阿里巴巴和星巴克两个工牌,每周,他花在星巴克办公室的时间,比在阿里巴巴长多了。

在施全负责的这个星巴克项目,横跨阿里巴巴的淘宝、天猫、饿了么、盒马等超过5个BU部门,大约有7、8百人的团队规模在不同程度介入项目。即使在内部人看,这也是阿里巴巴第一次以如此大的阵仗去和一个品牌深度合作。

“新技术和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商业结合后,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双方对合作未来的可能性和想象力的期待,可想而知。

其实,对于来自美国西雅图的47岁咖啡巨头星巴克,进入中国市场20年后,站稳、起跑,现在这时的加速度,选择与阿里巴巴合作,其强大企图心,也不只在销量增长上。

过去几个月,星巴克已在中国开启了好几个第一次创新。比如,终于放弃“通过咖啡建立咖啡师和消费者的链接”的执拗,用饿了么“专星送”外卖小哥去代替咖啡师,满足中国新消费需求。

同时,星巴克还罕见地在中国尝试了新业态,以“隐形厨房”方式开咖啡店——“盒马星厨”。在新消费场景,和更多品类SKU去碰撞新消费可能性。

站在星巴克视角,这种新开店模式,从内部装修的逻辑、商品、供应链、配送和运输,新的营销玩法和场景的尝试,都是与过去大不同的巨大新挑战。

“新零售”背后的大数据和技术能力,商业基础设施,以及新消费需求和场景,一杯在中国市场20岁的咖啡,正在用“新零售”的钥匙去打开深入骨髓的蜕变。

(二)

1976年成立的波司登,一直是国内羽绒服品牌的代名词。过去几年,产品创新匮乏、款式难跟时代步伐,一直戴着“老土”的帽子。

但,2018年的波司登已经大不同,变得非常“潮”了。2018到2019财年前9个月的销量显示,羽绒服业务表现抢眼,零售金额同比增长超过30%。在整个服装业增速放缓,大部分服装企业增长不利背景下,波士登,凭什么"逆市"增长?

原因很多,但对通过新零售带来的大数据和智能技术推动的企业运营模式的改变,波司登创始人高德康印象颇深。他很庆幸,通过新零售的入口,波司登在线上找到了年轻一代的消费人群。对其进行数据化分析以及线上线下打通后,波司登开始精准推广,向渠道、产品和品牌聚焦发力。

同时,在阿里云支持下,波司登的供应链管理技术大幅提升,其库存中心的智能补货系统减少缺货损失21%,售罄率同比增长10%。

“做的好的会被抢购,做的不好的,就会压货,所以,要利用数据分析”。这个年近70岁的“老男孩”,最近下定的决心是,波司登的组织结构不能常年保持静态下去了,要通过数据分析线上线下,准确定位,年年都要进行代理、经销商和门店的结构调整。

和高德康一样,生于1964年,在温州做红蜻蜓皮鞋起家的企业家钱金波,对于与时俱进的变革也有一套自己的认知,“消费者在变,你不变,你就等死。我们在新零售的变革里深深感到,内部变革慢了,市场变革快了,你就跟不上潮流”。

2017年5月,红蜻蜓扎入新零售的大潮,把全国4000多家门店陆续升级为智能门店,同时,发力线上,3个月时间,在线上增长120万粉丝,与年轻消费者对上了话。2018年双11,红蜻蜓的整体业绩比前一年翻了近一倍。

钱金波洞悉了“新零售的背后,就是供应链资源的全部到达,联动企业所有系统。”所以,他安排HR总监去轮岗牵头新零售部。

“每个传统企业都像在城市里开车,要寻找高速路口升级”,但自从新零售洞开数字化新世界,红蜻蜓再也不愿意每年花7、8百万去给企业做传统咨询了。

钱金波意识到,一个品牌的终极成功,应该是撬动一个产业,集聚赋能。所以,红蜻蜓和阿里合作,要在温州建立全球鞋革集采中心,建立时尚鞋履小镇。

(三)

180岁的宝洁在30年前进入中国,过去,因为高昂的推广成本,他们对新品失败的容忍度并不高。但现在,更多的数字化和线上渠道,让宝洁的试错成本越来越低。通过全球产业链协同,宝洁中国甚至打造出在中国表现最好的一款创新型卫生巾产品——液体卫生巾。

2018年,宝洁的新品占比在天猫提高很快,成功率在95%以上。宝洁集团副总裁许敏说,其重要推动力来源于宝洁日常对线上用户的运营和数据价值的挖掘。

在2018年双11前,国内服饰品牌LILY利用天猫背后阿里巴巴集团6亿活跃购买人群的数字,来测试可以成为爆款的款式。后来的的成果显示,这些新款带给LILY在双11期间的增长是非新开发款式的3倍。

这些国内、国际品牌,用互联网式的新商业系统实现的爆发式增长一次一次证明,数据是未来发展的石油,品牌们可以通过大数据的有效利用,改变产品研发的方式,也带来全新品牌运营的可能性。

新品的创新,本身是一个企业的造血机,代表能否长久持续给公司带来持续提高的稳定和回报。

目前,已有超过15个行业,80多个集团,几百个品牌,全面采用天猫的新品创新中心,去快速印证自己对于市场的创意,对于新品的方向选择,在局部真实的消费数据,帮助全国上市方案的优化和确定。

来自阿里巴巴的数据显示,从2016年到2018年,新品牌在天猫平台贡献的增量持续上涨。天猫把这些趋势,以大数据的形式梳理为九大消费趋势,当趋势越来越确定,意味着品牌本身,围绕趋势进行开发的风险史无前例地降低。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新品的研发,不仅仅是品牌电商部门的参与,研发部、消费者洞察部门和市场部等企业全组织全线参与。不同团队的加入,不但重新界定一个品牌公司开发新品的方式,也在重新定义一个品牌公司的组织结构。

对于宝洁,按常规来说,是按部门来匹配任务。但现在,部门和层级不是宝洁汇报线的一个主要考虑,非传统意义的跨界汇报也时有发生。

“我们的目的是让组织结构变得更扁平,加快决策和执行,这些组织架构的创新在宝洁其它国家市场,也是不多见的。”

(四)

在第一轮传统企业互联网+大潮中,很多企业大力推进互联网+,但大部分企业仅仅是将其作为一个新的线上销售渠道。在借助互联网改变营销模式和推动业务创新上,简单的泛泛互联网浅连接,还未能让更多企业找到变革的真正方法和出路。

但是,这2年来,“新零售”似乎更像一把钥匙,启动了更多企业内部的运营、生产模式,研发模式以及外部的商业模式的巨大改变,带来了新零售+效应。通过与类似阿里巴巴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合作,越来越多的品牌商们利用新的互联网式商业操作系统和基础设施,与产业具体需求相结合,深入地实现了企业自我变革和新模式的诞生。

红蜻蜓的钱金波说,“认准阿里的商业系统,好好消化内部组织是最好的方向”。

2016年10月,马云首次提出“新零售”,而阿里巴巴CEO张勇进一步提出新零售是“大数据重构人、货、场”,并设计推进了天猫、盒马、大润发、银泰百货等一系列新零售实践,给传统零售业带来无数冲击和变化,包括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新物种,新业态,新的场景和产品。但,“新零售”对传统零售的重构,其实已不止于零售业本身。

在《中国日报网》的一篇文章里透露,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20个大类的行业中,包括农林牧副渔、交通运输及仓储和邮政、计算机、批发零售、住宿餐饮、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等行业在内,已有15大类行业明确将“新零售+”的理念引入并运用到生产生活中。

新零售像一个引擎,或者鲶鱼,刺激企业,从商业这个入口进去,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品牌和商家通过“新零售+”,将整个商业版块在线化、数字化,进而智能化,不仅仅是人、货、场的数字化,品牌、商品、供应链、物流......所有的环节都可能发生了重构和再造。

传统行业在探索“互联网+”的路上,新零售+已俨然成为一条走通落地的路径,产业数字化的代名词,更接地气地帮助传统企业完全打破线上线下边界,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重构所有行业的“人、货、场”。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