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价高歌猛进之后,特斯拉的“疯狂”要到头了?
[ 智能网导读 ] 短时期内上演了股价颠覆戏码的特斯拉,明面上依然风光无限,但背后的风险也已经在不断集结。 特斯拉,特斯拉,新能源,股价

作者:美股研究社

自今年7月初市值超越丰田之后,特斯拉股价一路高歌猛进,持续上演飙车模式。近期,最高股价曾逼近1800美元。不过,截止周四美股收盘,特斯拉以2.93%的跌幅收盘,报1500.64美元。尽管如此,但特斯拉的年内涨幅仍逼近260%。

1.png

在这期间也有不少空头大军在美股市场气势汹汹地做空特斯拉,总计做空金额近200亿美金,这一资金量创下了美股市场做空资金的新高,但特斯拉以疯狂的涨势给了空头们狠狠的回击。不过,这似乎并不能阻止其继续成为空头们做空的标的。

据富途资讯消息显示,著名投资者人段永平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言论称,本月14日上午卖了100个特斯拉这个礼拜五(17日)到期的2500的call。

这笔交易的背后,我们似乎可以捕捉到一些信息点:段永平认为特斯拉这周五的股价达不到2500美元以上,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段永平做空特斯拉。那么,在特斯拉暴打空头之后,段永平为何还会看空特斯拉?特斯拉又究竟能不能涨到2500美元以上?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段永平这个人的背景。

不在江湖,但江湖一直有他的传闻

在中国没有投资大师,一个相对好的标签或认可,也仅仅是一个投资人称号。

在国内能算得上是优秀的投资人并不多,其中被业界认为是著名的投资人,段永平算是其中之一。对于他的阅历和经历,业内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

像早前闻名的小霸王、步步高都是由段永平经营,不过段永平发家致富之后选择了在40岁那一年退出步步高的日常管理,而段永平的人生巅峰更多的却是体现在了投资领域。

资料显示,2001年底,段永平在美国证券市场的低谷阶段,以1美元左右“吃”进网易股200万余股。2003年10月14日,网易股飙升到70美元,段永平持有的股票在一年多里涨了五十倍以上,如今472.21美元的股价更是不用再做过多的表述了。2003年,“福布斯富豪榜”对段永平的财富估价是10亿元,排第71位,这侧面反映了段永平投资眼光的精准。

2006年,段永平以62.01万美元在网上拍得与“股神”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这让他夯实了中国著名投资人的事实,也让他在投资大道上获得了长足进步。

2.png

段永平不在江湖,但江湖上一直有他的传闻。独到的投资眼光背后,还成就了多位优秀的企业家。比如,建议丁磊做游戏,成就了网易近20年的繁荣;将步步高一分为三,有了如今的OPPO和VIVO。此外,还发掘拼多多黄峥,一路指点,拼多多在多内巨头割据的电商市场,用五年时间打造了中国第二大电商平台。

正是因为他的价值观在不同的企业家身上得到了验证,还结合了松下幸之助和巴菲特的经营理念和投资方法,才有了著名投资人的称号。

而对于特斯拉,段永平已经不止一次做空。早在2018年便对其价值判断为零,彼时,特斯拉四面楚歌,陷入资金困局,Model3产量始终没有办法兑现,出现兑付危机。今年1月份,段永平曾在两天内卖出两次特斯拉的call,做空特斯拉,并从中获利。

但如今的特斯拉产能已大幅跟进,在中国和柏林都建了超级工厂,股价也一路高歌猛进,一跃成为了全球车企市值之最。那么,段永平看空特斯拉的点,可能会在哪些地方?

特斯拉泡沫过多    暗藏崩盘风险

特斯拉今年股价的暴涨、市值的飙升确实表现出了惊人的速度,即便是在疫情的影响之下,汽车领域陷入了低谷之时,依然没有停止上涨,但这种增长也催生了不少泡沫。

1、股价偏离预期     泡沫迹象明显

各种利好因素使市场聚集了对特斯拉的投资乐观情绪。作为有史以来最值钱的汽车公司,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近期特斯拉股价的升级势头。

据金融服务商FactSet数据,7月14日,特斯拉从开盘价1659美元一度飙升16%,创下1794.99美元的历史新高,市值也突破3200亿美元,一度超过宝洁公司成为美国市值排名第10的股票。虽然目前较最好股价有所回落,但仍处于1500.64美元的高位。

在整个车企板块,特斯拉目前2783.32亿美元的市值,曾一度超过了紧随其后的丰田、大众、本田的三者之和。这其中,到底到底有没有泡沫,我们不妨用一组数据来对比一下。

数据显示,2019年特斯拉销售36万辆,亏损8.62亿美元,市值1871亿美元。同期内的丰田销量1047万辆,利润1368亿人民币,市值却也只有1755亿美元。从特斯拉的巨额亏损和丰田的净利润来对比,自然不用多说了,更重要的是,彼时丰田的销量还是特斯拉的30倍。

放到2020年来看,特斯拉一季度总营收59.85亿美元,盈利6800万美元;虽说在疫情的冲击之下,丰田的销量有所下滑,净利润也下降了86%至5.85亿美元,但与特斯拉在这方面比较来看,丰田仍然高出了不止一个级别。

诚然,不能否认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大趋势,特斯拉的定价也是基于未来这一领域的巨大市场份额之上,很有可能会成为全球电动车行业的统治地位,但这样明显的对比差距,表现在市值上的反差背后的合理性值得思考。

联合银行私人银行股票策略师托德-洛文斯坦表示,特斯拉的股价看上去过于昂贵。他指出,特斯拉的市盈率是未来12个月收入的7.8倍,而通用汽车和福特仅为0.2或者更低。

另一方面,目前整个电动车行业的泡沫也在变得严重。在过去的数周中,不少电动车股价也在急剧上升。比如卡车公司尼古拉上市后仅一周股价便暴涨超100%;国内的电动汽车蔚来近期股价也在不断拉升;还有EV商用货车公司Workhorse等。

当全球市场都处于火爆的状态时,公司股价的疯涨很有可能只是投资者的投机性赌注。

2、特斯拉做工粗糙    质量问题频发

近期,特斯拉刚交互不久的Model Y不断遭遇质量风波。

3.png

据美国科技媒体Electrek 6月17日报道,在特斯拉车主论坛,不少车主反映Model Y出现质量问题,甚至有一些车主拒绝了该车型的交付。拒绝提车的理由是新车主要存在座椅上出现裂痕、安全带松动,以及车辆的喷涂和装饰件等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后座椅没有连接到底座上。

无独有偶,今年4月份,特斯拉在华的销量也出现了下跌。据乘联会的数据,4月特斯拉中国的销量为3635台,环比降幅高达64.2%。下跌的原因除了因疫情使得3月份的订单累计大增,对比出现销量下滑之外,另一个原因也跟特斯拉不断爆出的质量问题有关。

而特斯拉这种带病交付的习惯实际上一直存在。据外媒Business Insider报道,此前,特斯拉部分内部消息遭泄露,泄露的邮件显示,特斯拉8年前就知道Model S的电池存在起火隐患,但一直隐瞒至今。这与特斯拉一直高调宣称电池技术是其自身护城河的论调显得格格不入,也无异于自我打脸。

根据近日J.D.Power发布的2020美国质量调查排名显示,2020年汽车行业平均水平为每百辆车型出现166个质量问题,特斯拉以每100辆车250个问题排名垫底。知道特斯拉车辆的质量问题,但并不知道特斯拉的产品质量会处于整个汽车行业的垫底水平。

尤其是近期马斯克通过暗示特斯拉正在接近电动汽车的“5级”完全自动驾驶。这意味着车辆可以完成从诸如巡航控制和车道漂移警告等主动安全功能等计划全部工作的全自动驾驶。而自动驾驶本身就是人工智能领域中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且此前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汽车也频出事故。就目前来讲,5G自动驾驶可能还只是一个噱头,并没有马斯克说得那么接近。

试想,一个扬言要在今后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中拥有统治地位的特斯拉,如若只重视产量不注重汽车质量,那等同于只是完成任务,长期以往,再大的品牌效应也不见得可以维持消费者的这份青睐,也将对特斯拉的股价造成不利影响。

3、市场情绪正在转变    回调信号渐显

据腾讯财经资料显示,最近,在分析师追踪的十多个情绪指标中,有几个指标显示对市场完全看跌。虽然其余的指标都是中立的,但这意味着这部分的观点不再乐观。根据Vickers Insider Weekly追踪的买入/卖出比率,内部人士已从中立变为略微看跌。

随着市场力量参与范围的缩小,从技术指标来说,这可能是进一步疲软的信号。有分析师表示,纳斯达克股票的交易量已从6月初的90%下降至53%。尽管这样的情绪并不代表市场就会抛售,但这是有可能出现市场回调的。

本周一特斯拉虽然创下了历史新高,但收盘也回吐了当日16%左右的涨幅,且下跌了3.1%,收于1497.06美元。虽然周三美股收盘股价再度涨至1546美元,但周四收盘的1500.64美元,较上一日明显下跌,且依然在上演盘后续跌。这表明,近几日,特斯拉的股价走势似乎掺杂了部分市场情绪在内。

4.png

                                  图源:雪球

然而,目前1500.64美元的股价也已大幅高出分析师平均目标价。据FactSet对32位特斯拉分析师的调查结果显示,特斯拉的平均目标价为778美元,少数机构将目标价设定在1000美元以上。

那么,在市场情绪转变中,特斯拉这种既没有足够盈利能力支撑又处于不断烧钱状态且质量问题频发的企业,即便是前景再广阔,也是有可能受到沉重打击,上演高台跳水的。

总结:

综上来看,短时期内上演了股价颠覆戏码的特斯拉,明面上依然风光无限,但背后的风险也已经在不断集结。本周一的盘中巨震以及周四股价的再度下滑,会不会是在提前释放的某些讯号,值得投资者们进一步思考。

从目前特斯拉的股价表现来看,恐怕难以在本周五突破2500美元,段永平的这一波看空大概率以赢收局。不过,股市本身也是变幻莫测的,特斯拉是否会突发“妖性”也不得而知。

但要实现对2500美元的突破,特斯拉可能还需要在产品本身上打造更宽的护城河。

本文来源:美股研究社,转载请注明版权

本文经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能网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