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到了。当你汗流浃背地走在炙热的街头,是会说服自己离糖分远一点儿,还是一头扎进便利店花3元痛饮一罐冰可乐?
可口可乐再一次用业绩证明,说健康都是浮云;爽,才是真谛—“快乐水”依然是当下最赚钱的生意之一。
北京时间,昨晚,可口可乐公司公布了强劲的2019年第二季度业绩。数据显示,可口可乐营业收入为100亿美元,同比增长6.1%,高于分析师预期;利润为26亿美元,同比增长12.6%;利润率为29.9%,高于去年同期的29.4%。
报告期内,可口可乐在北美市场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利润同比增长3%;第二大市场亚洲营业收入飙升7%。可口可乐在报告中特别强调:中国消费者对公司2019年的业绩增长至关重要。
此外,可口可乐的现金流依旧“优秀”,截止2019年6月30日,可口可乐拥有运营现金45亿美元,同比增长68%;自由现金流37亿美元,同比增长87%。
值得注意的是,可口可乐在过去四个季度中有三个季度超过了盈利预测。
品类层面,可口可乐软饮料业务继续保持坚挺。报告期内,可口可乐软饮料销售额同比增长3%。在昨晚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上,可口可乐首席执行官詹姆斯·昆西透露,该公司近25%的收入来自新的或重新配制的饮料,两年前该数据仅为15%。随着可口可乐新产品进入新的全球市场,这一标志可能会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新产品表现亮眼,但“快乐水”,依旧是可口可乐业绩增长的中流砥柱。报告期内,经典可口可乐碳酸饮料同比增长4%,而上市一年的无糖可乐Zero Sugar更是连续第七个季度实现全球两位数的销量增长。
由于上半年业绩突出,可口可乐在报告中提高了全年的有机收入预期,预计2019年全年营收增速为5%,高于此前预计的4%。虽然全年业绩预期比第二季度的6%有所放缓,但主要原因并非主营业务的不确定性,而是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和部分海外市场的波动性。
受此影响,开盘后,可口可乐股价高开,盘初股价高至53.92美元,创历史新高;现涨5.04%,报53.8美元,暂成交4.62亿美元,最新总市值为2295.17亿美元。
詹姆斯·昆西表示:“我们采取了转型为一家整体饮料公司的战略,令我们得以在一个不断增长和充满活力的行业中继续取得胜利。”
在本季度的最新财报中,可口可乐在健康生活理念下的业务转型仍然是投资者关注的要点之一。目前,可口可乐除了汽水以外,产品线还包括果汁、水、茶饮、咖啡、乳类饮品、功能饮料、运动饮料等在内的全品类饮料产品。
本季度,可口可乐在英国推出了首款Costa Coffee即饮型咖啡产品,标志着今年早些时候收购Costa后,首次引入该产品。可口可乐透露,计划在今年下半年、至少10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上推出该产品。
可口可乐表示,Costa Coffee提供了正宗的咖啡口味体验,并且比Costa英国核心市场的大多数即饮咖啡的糖含量低30%。Costa Coffee品牌也正通过与可口可乐进入全球多种渠道以满足广泛的消费者和客户需求,形式包括烘焙和研磨咖啡,即饮产品和自动售货机等。
此外,可口可乐品牌推出的首款能量饮料Coca Cola Energy将在部分欧洲国家推出。Coca Cola Energy原料为天然瓜拉那提取物,B族维生素和无牛磺酸的咖啡因,所有这些都具有人们所熟知和喜爱的可口可乐味道和感觉。
可口可乐还强调,该产品已显示出“成功”的潜力。目前,Coca Cola Energy已在14个国家上市,包括最近在日本,澳大利亚和南非的发布。可口可乐预计到2019年底将在20个市场提供Coca Cola Energy,包括墨西哥和巴西。
从评级来看,目前华尔街对可口可乐的共识评级为“持有”,而平均目标价为51.26美元,其中,摩根士丹利将该股上调至“增持”;当然,并非所有都是好评,瑞银则给予“卖出”评级,富国银行给予“持平于市场”的评级。
近几年,“可乐不行了”的论调被频频提及,尤其是在可口可乐发布各种业绩报告后。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更加关注,以可乐为代表的碳酸饮料的销量近年来一直在下滑,这一点重伤可口可乐,其在全球近75%的饮料销量来自其碳酸饮料业务。
事实上,从2013年开始,可口可乐收入规模进入停滞期,业绩下滑持续了接近16个季度(4年)。直到2017年,收入出现加速下滑,其中2017年第四季度收入同比减少20%之多。在这5年中,可口可乐的利润起伏不定,到2017年第四季度甚至出现36.6亿美元亏损。
2017年可口可乐收入下滑15%,至354亿美元。大家的第一反应是:可口可乐不行了,年轻人不喝可乐了,健康饮品加速替代了碳酸饮料等。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可口可乐用三年时间“下了一盘大旗”。
了解可口可乐财务数据波动的真相,其实并不难。不同于一般饮料企业,可口可乐大部分收入来自浓缩浆,而非直接终端产品。可口可乐公司把浓缩浆卖给各种各样的装瓶公司。这些灌装公司配上糖浆、水,制作成可供饮用的可乐。他们再根据可口可乐公司的授权和标准灌装产品并打上Logo,再进入各种渠道售卖。
2015年开始,可口可乐公司开始把它控制的灌装业务,逐步特许给一些非控制下的灌装厂,相当于减少自产整瓶饮料的出货量。而终端产品从自主生产到合作生产的直接影响,就是收入的减少。
这样就比较完整地解释了收入下滑的核心原因。随着可口可乐进一步减少资产部分的占比,公司收入规模必然会出现持续性的减少。不过,随着可口可乐逐步实现聚焦核心竞争优势,其收入规模的减值程度也会逐步放缓。
从可口可乐2018年度经营成果来看,上述判断与事实是匹配的:2018年可口可乐确认收入319亿美金,相比2017年下降比例放缓至10%。而在2019年,可口可乐营收直接跳过“降速进一步放缓”的过程,开始扭转为大幅上升。
至此,可口可乐的“瘦身计划”终于实现了阶段性的成功,而“聚焦核心竞争优势”,也让可口可乐这个百年品牌的价值再创新高。
就在第二季度业绩披露前几天,全球独立品牌估值咨询公司Brand Finance发布最新报告称,可口可乐品牌价值增加19%至362亿美元,继续保持其全球最有价值的汽水品牌的地位。而排名第二的百事可乐品牌价值则下降8%至185亿美元。
除了计算整体品牌价值外,该公司还通过评估营销投资、利益相关者权益和业务绩效的衡量标准的平衡记分卡来确定品牌的相对强弱。根据这些标准,可口可乐是世界上食品和非食品饮料行业最强大的品牌,其品牌强度指数(BSI)得分为89.94(满分100),是AAA +评级。
如此看来,短暂的业绩下滑真能说明可乐“不行了”吗?从持续经营的角度看,可口可乐实际上一直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如果在全球市场,可口可乐的对手是日益凸显的减糖趋势,以及同行在细分品类上的激烈竞争,那在中国市场,可口可乐需要做的则简单很多—“快乐水”,卖就完了!这从2019年半年报中,可口可乐特别强调中国消费者对亚洲市场7%的营收飙升起到了“至关重要(key)”的作用中,就可见一斑。
与诸多主流舆论宣称的“可口可乐不好卖了”相悖的是,2018年,可口可乐中国业务(中粮+太古)实现营业收入372.85亿元,与康师傅饮料相近(353.13亿元),但远超统一饮料(126.19亿元)、达利饮料(91.55亿元)—依然是绝对的龙头业绩。
在全球整体营业收入下滑10%的2018年,可口可乐在中国大陆市场碳酸饮料的收益却同比激增27%。在其他品类上,可口可乐不含汽饮料的收益同比增加15%,果汁类饮料及饮用水的收益分别同比增加13%及24%。而“看起来很美好”的茶类饮品,只占到可口可乐整体销售额的不到1%。
考虑到碳酸饮料占可口可乐总销售量的七成左右,可以说碳酸饮料依旧是可口可乐在中国最赚钱、增长最快的品类。而中国大陆是可口可乐经营的所有市场中增速最快的,超越香港和台湾地区以及美国市场。
从最新的半年报来看,中国消费者对于可口可乐碳酸饮料的这股“狂热”并未消退,反有愈演愈烈之势。
考虑到近几年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推出的茶饮、运动饮料、功能饮料(魔爪)、饮用水等产品屡屡折戟,曾经大卖的美汁源、果粒奶优也逐渐开始下滑。看来,在轻资产模式下继续卖好“快乐水”,可能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依然会是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最舒适的生存方式。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