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变速慢跑”?
[ 智能网导读 ] 吉利该如何应对车市凛冬? 吉利汽车,吉利集团,吉利战略,李书福

文丨郝秋慧

编辑丨奚亭

2019年车市下跌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唯一失算的是,结果比预期更为惨烈。国际竞争化加剧,经济环境遇冷,市场进入瓶颈期,企业战略变迭——多重内外因素叠加让中国自主品牌夺回来的市场阵地转眼又失去了。

2019上半年,吉利在中国乘用车零售市场占有率升至6.5%,严峻的市场环境却不容有半丝懈怠。

2013-2019吉利集团H1营业总收入及净利润

行业下行,吉利开始了新一轮战略调整。

8月21日,吉利汽车发布2019半年报,销量、营收、净利润同步下跌,全年销售目标下调10%至136万辆。未能在哀鸿遍野的车市中独善其身。由于跌幅在预期之内,吉利汽车股价由跌反升,截至发稿时,最高涨幅达7.97%。

1999-2019年吉利汽车(销量)发展趋势

在向包括智能网汽车在内的媒体解读2019半年报时,吉利汽车副CFO戴庆表示,吉利虽业绩下跌,但财务指标稳定,新能源和电气化方面销量同比增长301%,其对下半年发展颇有信心。

面对预期之内的下行趋势,吉利要在不确定的市场中寻求确定性。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杨学良从三方面概括了此次战略调整:一、品牌驱动胜过新车驱动;二、体系稳健胜过快速增长;三、核心技术驱动内涵增长。杨学良认为提升体系能力、核心技术战略布局与全球化是吉利的重点之举。

未来在产品端,吉利将均衡发展轿车、SUV、MPV等类型,推动产品的高端化、智能化和电气化,提升平均售价。

在供应链端,吉利降低10%的销量目标为经销商减负,将通过联合开发、招标、定点与早期接入等方式,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供应链体系;在核心技术端,吉利聚焦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未来2年内将推出30多款新能源车型,深化“爬行者智能系统”。

在全球化上,吉利将与沃尔沃、宝腾、路特斯等品牌协同发展,共享资源以降低各自成本。

吉利集团全球化历程

2017年,马来西亚首屈一指的国产汽车品牌宝腾式微,布局一带一路的吉利果断出手,以12亿元收购了宝腾49.9%的股份及英国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集团51%的股份,在东南亚汽车市场立住了脚跟。

吉利为马来西亚选送了一批核心供应商、技术人才,与当地工程师一起工作,以助力发展本地化的研发、采购、制造及销售服务。同时,吉利会邀请宝腾员工会前往中国学习自身的开发流程与管理体系,双方血脉相融。2019上半年,宝腾汽车累计销量4.3万辆,在马来西亚市占率超过本田汽车。

显然,吉利希望拥有进军国际本土的市场化能力。

如果说吉利收购沃尔沃是“师夷长技”,收购宝腾则是“传道授业”,吉利摘下了“买买买”标签,从资本输出转为开发流程、质量标准、管理体系等本土化输出,宝腾成了吉利国际化进程中的一项本质转变。

中国定能培育出一到两家全球车企,这是吉利“Long China”(看多中国)的底气。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组织架构

“我们长期看好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中国汽车市场依然是全球第一”,杨学良如是说。吉利定下的目标是:2020年吉利汽车与领克品牌销量突破200万,沃尔沃及其他品牌销量达100万,吉利控股以300万销量进军全球车企第十名。在车市凛冬中,这是吉利给自己的信心。

科技创新正触发新一轮物流竞争序幕,新物流比拼的是跨界整合能力和大数据算法等科技能力。在此新形势下,整个行业、企业如何抓住在新一轮物流竞争中抓住新机遇?又如何实现内部产业变革与升级,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

基于这些观察与了解,智能网物流将于9月20日在北京举办以“科技赋能 智创未来”为主题的——GIIS 2019第四届物流科技创新峰会。如今,峰会嘉宾与议程已经公布,报名通道也已开启,感兴趣的朋友,快马加鞭来参会!

报名链接:https://www.iyiou.com/post/ad/id/853

1900x943.jpg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智能网,经智能网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